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春蚓秋蛇

春蚓秋蛇

春天的蚯蚓,秋天的蛇,形容书法拙劣,象蚯蚓和蛇那样柔软无力。王羲之(事迹见“坦腹东床”条)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字洒脱奔放,而又矫健有力。时人称之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的作者高度赞扬王羲之的同时,也评述了其他书法名家,其中评价梁朝萧子云说:“近世人萧子云,其名传于大江南北,也只是得到成书而已,写字没有大丈夫的气魄,每一行都象春天的蚯蚓在爬,每个字都象秋天蜷曲起来的蛇”。

【出典】:

晋书》卷80《王羲之传论》2107页:“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例句】:

宋·苏轼《和孔密州五绝·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并列 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似的弯曲。①比喻书法拙劣,歪歪斜斜。语本《晋书·王羲之传论》:“(萧子云)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宋·苏轼《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蜂腰鹤膝嘲希逸,~病子云。”②比喻草书笔法神奇多变。清·顾复《平生壮观·怀素》:“《论书帖》规模右军,平正也;《千文自叙》若《笋帖》,有~之意,变化不可端倪,险绝也。”△用于书法。也作“春蛇秋蚓”。


【典源】《晋书·王羲之传》:“ (萧)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卧王濛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 虽秃千兔之翰,聚无一毫之筋,穷万榖之皮,敛无半分之骨; 以兹播美,非其滥名邪!”

【今译】《晋书·王羲之传》评论南朝梁萧子云的书法,认为他虽然扬名江南,但书法柔弱无力,缺乏豪迈之气。字体如同春天的蚯蚓,冬天的蛇一样。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书法柔弱,缺乏骨力,多指字体拙劣; 也泛指所写之字。

【典形】 春蚓笔、春蚓秋蛇、秋蛇、秋蛇春蚓、蛇蚓不成书、投蚓、走蚓惊蛇、春蚓书、蛇蚓集。

【示例】

〔春蚓笔〕 宋·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之二:“那将春蚓笔,画作风中柳。”

〔春蚓秋蛇〕 宋·苏轼《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秋蛇〕 清·唐孙华《山林》:“高吟惊夜鹤,落笔笑秋蛇。”

〔秋蛇春蚓〕 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之一:“秋蛇春蚓久相杂,野鹜家鸡定谁美。”

〔蛇蚓不成书〕 明·袁宏道《方子公自真州入燕》:“蛇蚓不成书,获麟止于此。”

〔投蚓〕宋·陈与义《次韵家弟所赋》:“投蚓问公逢老手,联珠及我愧连枝。”

〔走蚓惊蛇〕 明·杨慎《一枝花》:“锦绣额赠新题,走蚓惊蛇; 丹青帧模巧样,回鸾舞鹤。”


【词语春蚓秋蛇】  成语:春蚓秋蛇汉语词典:春蚓秋蛇

猜你喜欢

  • 看山拄笏

    同“拄笏看山”。清宋翔凤《沁园春.途次寄孝逸》词之二:“镇吏闲人散,看山拄笏。也同秋士,寂寞江滨。”

  • 画眉人

    同“画眉郎”。唐王昌龄《朝来曲》:“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明高明《琵琶记.临妆感叹》:“朱颜非故,绿云懒去梳。奈画眉人远,傅粉郎去。”【词语画眉人】   汉语大词典:画眉人

  • 入室弟子

    源见“升堂入室”。指能得师传,学问或技艺造诣精深者。《晋书.杨轲传》:“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偏正 入室,进入内室。弟子,学生,徒弟。学问技能深得师传,达到精湛深奥的境地。语本《论语》:

  • 白华之怨

    《诗.小雅.白华》序:“白华,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取申女以为后,又得褒姒而黜申后,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后以白华之怨喻女子失宠之哀怨。《汉书.谷永传》:“贱者咸得秩进,各得厥职,

  • 谷驹

    源见“白驹空谷”。比喻不被任用的贤才。《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那时天下乂安,万民乐业,朝有梧凤之鸣,野无谷驹之叹。”【词语谷驹】   汉语大词典:谷驹

  • 漂母惠

    同“漂母恩”。晋陶潜《乞食》诗:“感子漂母惠,惭我非韩才。”

  • 留髨

    《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主人留髡( ㄎㄨㄣ kūn 坤)而送客。……当此之时,髡心最乐,能饭一石。”髡:淳于髡,战国时齐人。意谓送走其他客人而留淳于髨痛饮。旧称留客极饮尽欢为“留髡”。

  • 甘宁锦缆

    三国吴国巴郡临江人甘宁,字兴霸,为孙权将,从周瑜御曹兵,屡立战功,时称江表虎臣。生活奢侈,以缯锦为缆系舟。《三国志.吴志.甘宁传》裴松之注引《吴书》曰:“宁轻侠杀人,藏合亡命,闻于郡中。其出入,步则陈

  • 交淡如水

    意思是君子之交,重在道义,看上去好象很平淡。《礼记.表记》:“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郑玄注:“水相得合而已,酒醴相得则败,淡无酸酢少味也。接,或为交。”亦作“交淡若水”

  • 覆鼎

    源见“折鼎覆?”。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宋苏舜钦《了语不了语》诗之一:“公?欲成忽覆鼎,银瓶汲绝还沉井。”亦指误事失职的权臣。宋刘子翚《汴京纪事》诗:“空嗟覆鼎误前朝,骨朽人间骂未销。”【词语覆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