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国君、诸侯自己的谦称,叫“孤”,或“寡人”或“不榖”。不榖:不善的意思。《老子》三十九章:“故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词语孤寡不穀】 汉语大词典:孤寡不穀
见“孟母三迁”。
《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孔颖达疏:“言其怪异为之妖。”后以“地妖”指大地发生的怪异反常之事。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曰:‘存亡祸福,皆在己而已;天灾地妖,亦不能杀也。’”
源见“上医医国”。对春秋时秦国名医和的誉称。明 邵璨《香囊记.问卜》:“便遇秦和医国手,只恐他病在膏肓怎救?”
源见“游岱”。指死期。南朝 宋鲍照《松柏篇》:“龟龄安可获,岱宗限已迫。”
《礼记.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意谓对读书人可以亲近他却不可以胁迫他,可以杀他的头却不可以凌辱他。后常以“士可杀不可辱”形容士大夫宁死不屈的气节。《明史.王鏊传
源见“四凶”。原为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泛指恶人。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小人道长,则梼杌比肩。”【词语梼杌】 汉语大词典:梼杌
宋.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宋.柳永在《雨霖铃》词中描述送别时,有“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句。后人在诗文中常以此吟咏别
《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后因以“如在”谓祭祀诚敬。《后汉书.顺帝纪》:“深恐在所慢违‘如在’之义,今遣侍中王辅等,持节分诣岱山、东海、荥阳、河、洛,尽心祈焉。”【词语如在】 汉语大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篇》:“朱滔括兵,不择士族。有士子,容止可观,滔召问有妻否?曰有。即令作《寄内诗》,援笔立成。词曰:‘握笔题诗易,荷戟征戍难。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檀(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