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有罪不逃刑

有罪不逃刑

左传.襄公三年》:“晋侯之弟扬干,乱行于曲梁.魏绛戮其仆。晋侯怒,谓羊舌赤曰:‘合诸侯以为荣也。扬干为戮,何辱如之?必杀魏绛,无失也。’对曰:‘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其将来辞,何辱命焉?’……”

晋悼公知道魏绛杀死了他弟弟扬干的车夫后,大为震怒,就对羊舌赤说:“会合诸侯是很光荣的事,可是扬干却受到处罚,这是极大的污辱,我一定要杀死魏绛。”羊舌赤回答说:“魏绛不会背叛国君,他赤胆忠心,即是犯了错误也不会逃避,他会主动来请罪的,不必派人去杀他。”果然,魏绛来了,他呈上一封奏章之后,欲拔剑自刎,幸亏土鲂、张老劝阻才没自杀。晋悼公看完魏绛的奏章后,才知道扬干在曲梁乱了行阵,影响会盟,按军法当斩,魏绛只得处死扬干的车夫以示军规。晋悼公转怒为敬,特地对魏绛加以赏赐,并提升为新军副将。后以“有罪不逃刑”为赞颂忠正有节之臣的典故。

后汉书.党锢列传.李膺传》:“后张俭事起,收捕鉤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


猜你喜欢

  • 单父宰

    源见“鸣琴化治”。指县令。清赵翼《寿刘可行舅兄八十》诗:“夜月琴声单父宰,春风带草郑公乡。”

  • 阿保之功

    《汉书.丙吉传》:“是时掖庭宫婢则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阿保之功,指保育幼儿的功劳。亦作“阿保之劳”。《晋书.顾和传》:“先是,帝以保母周氏有阿保之劳,欲假其名号,内外皆奉诏。”偏正 保育幼

  • 西门豹佩韦

    韦:熟牛皮。战国魏西门豹性急,因而佩韦,以韦之柔韧来警诫自己。《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心缓,故带弦以自急。”

  • 为鱼缘木

    源见“缘木求鱼”。喻徒费力气做办不到的事。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未能鸣楚玉,空欲握隋珠。定为鱼缘木,曾因兔守株。”

  • 山阴舟

    源见“访戴”。指雪夜乘兴出游所用的小船。元 萨都剌《马翰林寒江钓雪图》诗:“风流不数王子猷,清兴不减山阴舟。”

  • 吞云吐雾

    《梁书.沈约传》:“始飡霞而吐雾,终凌虚而倒影。”本指道家绝谷养气,后用以形容吸鸦片或吸烟,多寓讥讽。《黑籍冤魂》一回:“那富贵的人家,依旧的吞云吐雾,一些也不要着急。”并列 原指道家修炼养气,后用来

  • 北海尊罍

    同“北海尊”。宋柳永《玉蝴蝶》词:“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

  • 工迟

    《孙子.作战》:“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谓用兵未有弄巧立异陷于持久而得益者。后以“工迟”指用兵因持重造成缓慢。《三国志.王基传》:“兵闻拙速,未睹工迟之久。”《新唐书.韦挺传》:“兵宁拙速,无工

  • 哀鸿

    《诗经.小雅.鸿雁》第三章:“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哲人,智者,通达事理的明白人),谓我劬劳(劳苦)。维彼愚人(糊涂人),谓我宣骄。”诗中以哀鸿为比兴,表现被奴役人民的痛苦生活。后常以“哀鸿”

  • 不善操舟怨河曲

    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先君子善书,体兼虞柳。予所书似学柳不成,学欧又不成,不自知其拙,往往归过笔墨,谚所谓‘不善操舟怨河曲’也。”原为谚语,后泛喻自己缺少本事而专门抱怨客观条件不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