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清明火”。指古代随季节变化,用以取火的木材也相应变换。《隋书.王劭传》:“〔王劭〕曰:‘臣谨按《周官》,四时变火,以救时疾。明火不数变,时疾必兴。圣人作法,岂徒然也……伏愿远遵先圣,于五时取五木
源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喻谋取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人心惊獬豸,雀意伺螳螂。”
终:完了。 接受了人家的委托,就一定把人家的事妥善地完成。语出元.无名氏《陈州粜米》三折:“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大人的分付,着我先进城去,寻那杨金吾刘衙内。”明.高则诚《琵琶记.南浦嘱别》:“秀
良冶:善于冶炼的人。裘:皮袍。良弓:善于制弓的人。箕:簸箕。 善于冶炼和善于制弓的工匠的儿子,见其父辈冶碎金熔铸、弯竹木为弓,就根据这个道理学会补缀兽皮为裘,编制柳枝为箕。 表示受环境薰陶,子孙能
源见“阿堵物”。对钱的戏称。宋苏过《颜乐堂》诗:“恨无阿堵君,一区今尚欠。”【词语阿堵君】 成语:阿堵君
源见“刻烛催诗”。指比试作诗。清查慎行《合肥大司马李公席上听扬老弹琴》诗:“卧游堂北夜愔愔,及记年时刻烛吟。”
同“羲和驭日”。唐李贺《秦王饮酒》诗:“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源见“奉扬仁风”。希望地方官吏施行仁政。唐 潘佐《送人往宣城》诗:“江畔送行人,千山生暮氛。谢安团扇上,为画敬亭云。”
见〔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偏正 没有其他办法,只好用这个办法。《六韬· 文韬·兵道》:“圣王号兵为凶器,~。”△多用于情状方面。【词语不得已而用之】 成语:不得已而用之汉语大词典:不得已而用之
《晋书.周?传》:“初,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司空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将入,导呼?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直入不顾。”东晋时,王敦造反,敦的堂弟王导在朝廷任丞相而害怕受到牵连,故带领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