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杀人不见血

杀人不见血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堂堂八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龙泉,剑名。“杀人不见血”,本指杀人不露一丝血痕。比喻有的人专事鼓簧摇舌,拨弄是非,以恶语伤人,危言杀人。后多用以形容杀人手段极其阴险歹毒。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猫儿,平昔不知坏了多少大臣,乃是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


主谓 杀人不露痕迹,其手段阴险、毒辣、狡诈。语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堂堂八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汪文风《雾城斗》:“就是这个~的魔鬼害死了倩倩,多么好的倩倩啊!”△贬义。用于阴险凶残性格。→杀人如麻 杀人不眨眼


【词语杀人不见血】  成语:杀人不见血汉语词典:杀人不见血

猜你喜欢

  • 诩室

    源见“蒋生径”。指隐士居室。宋 陈人杰《沁园春》词:“鸟影舒炎,黄埃涨暑,又过绿阴青子时。夫然后,向猷家载酒,诩室题诗。”

  • 拂笼纱

    源见“碧纱笼”。拂拭保护题壁的纱幔。以示感慨世态炎凉。宋刘克庄《贺新郎.郡宴》词:“试拂笼纱看壁记,几个标名渠观。”

  • 草满囹圄

    囹圄:监狱。狱中长满了草,喻为政清明,犯罪者少。《隋书.循吏.刘旷传》:“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系囚,争讼绝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主谓 监狱里长满草。比喻政治修明。语本《隋唐刘旷传》:“在

  • 政事堂

    唐宋时宰相议事的地方。《新唐书.百官志一》:“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

  • 三豕涉河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卜商字子夏,春秋时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当时的史书)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

  • 夺门之变

    指明英宗复位的事件。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被瓦剌掳去后,兵部尚书于谦等拥立英宗弟朱祁钰为景帝(即明代宗,年号景泰,1450-1457年在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抗击瓦剌。次年与瓦剌议和,英宗返

  • 恋三宿之桑

    源见“三宿恋”。指对世俗的爱恋。宋孙觌《西徐上梁文》:“岂徒恋三宿之桑?故将面九年之壁。”

  • 舄化双凫

    源见“王乔凫舄”。喻得道成仙者的行踪。宋陆游《道室杂咏》之一:“舄化双凫杖化龙,云山回首不知重。”

  • 我眠君且归

    同“我醉欲眠”。宋辛弃疾《祝英台近.与客饮瓢泉》词:“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

  • 畏匡

    《论语.子罕》:“子畏于匡。’邢昺疏:“子畏于匡者,谓匡人以兵围孔子。记者以众情言之,故云‘子畏于匡’,其实孔子无所畏也。”后以“畏匡”指遭遇困厄。一说畏,通“围”。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昭明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