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耳食”。指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话。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新旧唐书一》:“今人动谓新书过旧书远甚,此耳食之论也。”偏正 耳食,用耳朵吃饭,表示不知食物滋味。仅是听来的言论,并不真正了解,也没确凿根据
源见“梦惠连”。指春意生机盎然。明吕诚《池亭雅集得回字》:“谢家草色侵衣上,司马琴声到幕回。”
《后汉书.度尚传》:“初试守宣城长,悉移深林远薮椎髻鸟语之人,置于县下,由是境内无复盗贼。”唐.李贤注:“鸟语谓语声似鸟也。”汉朝时,人们称自己听不懂的少数民族语言为“鸟言”。鸟声唧唧,人听不懂,又以
源见“刘阮天台”。比喻留恋女色,迷不知返。唐李冶《送阎二十六赴剡县》诗:“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词语阮郎迷】 汉语大词典:阮郎迷
同“调鼎”。?,美味佳肴。唐权德舆《仲秋朝拜昭陵》诗:“良将授兵符,直臣调鼎?。”
点燃了灯烛夜游,谓及时行乐。《文选.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六臣本炳作“秉”。参见“秉烛夜游”条。连动 晚上点着火把游乐。及时行乐。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
同“陶潜三径”。柳亚子《丹青引》:“秦庭大夫讵足骂,陶家三径宁嫌贫!”
《春秋.桓公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周公庙)。”《左传.桓公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非礼也。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
《北史.杨素传》:“(周武帝)常令为诏,下笔立成,词义兼美。帝嘉之,谓曰:‘善相自勉,勿忧不富贵。’素应声曰:‘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杨素字处道,有一次,北周武帝宇文邕命他起草诏书,不仅
同“抉目吴门”。元 萨都剌《酹江月.姑苏台怀古》词:“忠臣抉目东门上,可退越来兵伍?”见“抉目吴门”。元·萨都剌《酹江月·姑苏台怀古》:“忠臣~上,可退越来兵伍?”【词语抉目东门】 成语:抉目东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