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染指

染指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大鳖,又名团鱼)于郑灵公。公子宋(字子公)与子家(归生)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掌管膳食的小官吏)将解鼋(此指把熟鼋分解开,以便于食用),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后因以“染指”比喻沾取非所应得的利益。唐皮日休《酒中十咏.酒床》诗:“开眉既压后,染指偷尝处。”

“染指”又称“染鼋”。唐.黄滔《谢试官(代)》:“非敢染鼋,所希留马,干渎清严,下情不任湟惕屏营(惶惧的样子)之至。”(见《黄御史集》卷七)


染指”一语比喻占取非应得的利益。

春秋时期,楚国有人向郑灵公进献了肥美的甲鱼,郑灵公十分高兴,立即让厨师杀后烹食。这时,大夫宋子公用食指指着鼎里煮的甲鱼悄悄对大夫子家说: “以后我要是寻到这样的南国美味,一定好好品尝!”

甲鱼弄好以后,郑灵公请诸大夫尝鲜,唯独不叫十分想尝鲜的宋子公品尝。宋子公十分恼怒,也不顾君臣之礼,快步走到鼎旁,用食指蘸了一点鱼汤尝了尝,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后来,人们把宋子公的这种行为称作 “染指”,用以比喻占取不当得的利益之意。故事见于 《左传·宣公四年》。


【词语染指】   汉语词典:染指

猜你喜欢

  • 三献玉

    同“荆玉三献”。唐刘长卿《落第赠杨侍御赴范阳》诗:“泣连三献玉,疮惧再伤弓。”【词语三献玉】   汉语大词典:三献玉

  • 醉卧古藤下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秦少游在处州,梦中作长短句曰:‘山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挂空碧。醉卧古藤阴下,杳不知南北。’……”据《冷斋夜话》中说:秦观梦中赋

  • 舞随曹植马

    《文选》卷十九,三国魏.曹子建(植)《洛神赋》:“余从京城,言归东藩……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流沔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 宠衰纨扇

    源见“班姬咏扇”。比喻妇女色衰失宠。《金云翘传》一回:“宠衰纨扇兮,尔生不昌;有始无终兮,悲乎失侣。”

  • 烧灯节

    源见“烧灯”。指元宵节。宋刘辰翁《忆秦娥》词:“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词语烧灯节】   汉语大词典:烧灯节

  • 埋轮当路

    源见“张纲埋轮”。指决心抨击当路权奸。北周庾信《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公露节东驱,风奔群盗;埋轮当路,威振中原。”

  • 乘槎天上

    同“乘槎河汉”。宋邓肃《南歌子》词:“阑干西角下银潢,我欲乘槎天上,泛寒光。”

  • 醉翁之意

    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官场现形记》第八回: “仇五科说: ‘翩翁是 “醉翁之意” 罢哩。’ ” 参见:○醉翁之意不在酒【词语醉翁之意】  成语:醉翁之意

  • 髀肉生

    同“髀肉复生”。唐白居易《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诗:“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 千金一壶

    同“一壶千金”。清钱谦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以千金一壶之身,当大厦一木之任。”壶,通“瓠”。见“千金一瓠”。清·钱谦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以~之身,当大厦一木之任。”【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