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桂林一枝

桂林一枝

晋书.郤诜传》:“(郤诜)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后以“桂林一枝”比喻人清贵拔俗,非同一般。科举时代称及第为“折桂”。

唐.白居易《长庆集》卷五六《和春深》诗之十:“折桂名惭却,收萤志慕车。”


见“桂林一枝,昆山片玉”。


【典源】《晋书·郤诜传》:“ (郤诜)累迁雍州剌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shen) 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今译】 晋代郤诜为雍州刺史,赴任前武帝在东阁为其送行,问郤诜:“你自认为怎样?”郤诜回答说:“我举贤良对策,列为天下第一,犹如桂林的一枝桂花,昆山的一片玉。”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科举考试或科举及第。

【典形】 丹枝、桂籍、桂科、桂林一枝、桂林之玉、桂苑、桂苑一枝、昆山玉、攀桂、攀仙桂、郤诜高第、郄诜桂、郤诜枝、郤枝、诜桂、诜枝、失桂、仙桂、一枝桂、一枝仙桂、折桂、擢桂、桂折一枝、郤诜联臂、折桂高枝、一枝丹桂、桂一枝、郤诜策、郤诜第、青青桂、东堂桂、一枝荣。

【示例】

〔丹枝〕 唐·罗隐《东归》:“难将白发期公道,不觉丹枝属别人。”

〔桂籍〕 宋·苏轼《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诗见寄》:“飞腾桂籍他年事,莫忘山中采药时。”

〔桂科〕 唐·杜荀鹤《辞郑员外入关》:“男儿三十尚蹉跎,未叙青云一桂科。”

〔桂林一枝〕 唐·张说《洛州张司马集序》:“公增繁荣叶,桂林之一枝; 弥广源流,荆江之九派。”

〔桂苑〕 唐·元稹《授郭皎冀王府咨议制》:“领辕门之右广,假桂苑之元寮。”

〔桂苑一枝〕 唐·罗隐《东归别常修》:“名惭桂苑一枝绿,鲙忆松江两箸红。”

〔昆山玉〕 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盈把那须沧海珠,入怀本倚昆山玉。”

〔攀仙桂〕 元·李好古 《张生煮海》:“抵多少跳龙门应举,攀仙桂步蟾蜍。”

〔郤诜高第〕 唐·韩翊《别汜水陈县尉》:“谷永直言身不顾,郤诜高第转名香。”

〔郄诜桂〕 清·唐孙华《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首折郄诜桂,行弃终生繻。”

〔郤诜枝〕 五代·和凝《小重山》之二:“正是神京烂熳时,群仙初折得,郄诜枝。”

〔郤枝〕 宋·刘筠《与客启明》:“秦痔从来易得车,郤枝今比我何如。”

〔诜桂〕 唐 · 杜牧 《洛下送张曼容》:“七叶汉貂真密近,一枝诜桂亦徒然。”

〔诜枝〕 唐·罗隐《寄大理寺徐郎中》:“官序诜枝老,幽尘范甑空。”

〔失桂〕 唐·卢纶《送魏广下第归扬州》:“独归初失桂,共醉忽停杯。”

〔仙桂〕 唐·罗隐《东归》:“仙桂高高似有神,貂裘弊尽取无因。”

〔一枝桂〕 宋·陆游《荣归》:“折将蟾苑一枝桂,泛入萱堂百岁杯。”

〔折桂〕 唐·杜甫《同豆卢峰贻主客李员外》:“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擢桂〕 唐·杜甫《哭长孙侍御》:“礼闱曾擢桂,宪府屡乘骢。”


【词语桂林一枝】  成语:桂林一枝汉语词典:桂林一枝

猜你喜欢

  • 鞭荆

    同“鞭尸”。元冯子振《鹦鹉曲》曲:“逃吴辞楚无家住,解宝剑赠津父。十年间隶越鞭荆,怒卷秋江潮雨。”

  • 民具尔瞻

    具:通“俱”。瞻:瞧着。 人人都看着你。 表示地位显赫,为众人所仰望。语出《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唐.苏颋《授唐休璟太子少师制》:“师保之寄,人具尔瞻(按:“人”当作“民”,

  • 攀驿

    同“攀梅”。驿,指驿使。宋刘一止《青玉案》词:“楚宫行路,倚桥攀驿,供尽梅花泪。”

  • 鸿鹄心

    源见“鸿鹄将至”。指用心不专一。明张居正《恭励圣学》诗:“一暴而十寒,细行终为累。戒彼鸿鹄心,专精道乃至。”【词语鸿鹄心】   汉语大词典:鸿鹄心

  • 皂帽

    源见“辽东帽”。黑色纱帽。指隐者冠饰。表示隐者的高尚节操。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应兼似管宁。”【词语皂帽】   汉语大词典:皂帽

  • 陵母伏剑

    《汉书.王陵传》:“玉陵,沛人也。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及高祖起沛,入咸阳,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向坐陵母,欲以招陵。陵

  • 谷永才

    《汉书.谷永杜邺传赞》:“永陈三七之戒,斯为忠焉,至其引申伯以阿凤,隙平阿于车骑,指金火以求合,可谓谅不足而谈有余者。”汉时谷永,字子云,博通经书,善为公文书信。成帝时,王氏势力兴盛,王侯弄权,谷永周

  • 曷维其已

    曷:何。维:助词,一作“惟”。已:止。 不知何时才能停止。 表示愁怀无法排遣。语出《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资治通鉴.魏纪.明帝太和四年》:“使臣微言妙旨,

  • 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鲁迅《而已集.“意表之外”》:“但‘江山好改,本性难移’,也许后来还要开开口。”见“江山易改,禀性难移”。高阳《粉墨春秋》:“他的经济情况,已大不如昔;不过~,即令‘中干’仍

  • 失怙

    源见“怙恃”。谓丧父。清黄景仁《和容甫》:“两小皆失怙,哀乐颇相当。”洪深《歌女红牡丹》:“红牡丹幼年失怙,事母尽孝。”【词语失怙】   汉语大词典:失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