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桃李

桃李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第二十章:“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赵简子,名鞅)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又《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汉.刘向《说苑.复恩》亦有类似记载。

赵简子以栽种桃李,夏得其荫,秋得其实;而栽种蒺藜,夏不能摘叶,秋只能得刺作对比,教育人要慎重选择培养对象。后遂以“桃李”比喻所培养的学生或所举荐的人才,以“满城桃李”、“桃李满天下”比喻所培养的学生之多或所举荐的人才之众。

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久视元年》:狄仁杰好荐士,“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桃”指桃树; “李”指李树,二字连言为 “桃李”,喻指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这个比喻意义几乎是人所共知的,但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为什么以 “桃李”来比喻呢? 出处何在?

韩诗外传》卷七: “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 ( 荫) 其下,秋得其实; 春树蒺藜者,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后遂以 “桃李”比喻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唐代武则天时,大臣狄仁杰曾推荐过张柬之、姚元崇等数十人,都成为了名臣。有天,有个朋友来做客,笑着对他说: “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 据说,当时有个半通的文人不明此话的含义,心里想: “怎么回事,天下的桃树、李树都种到狄家去了?!”这当然是一个 “望文生义”的笑话了。


【词语桃李】   汉语词典:桃李

猜你喜欢

  • 嗅靴鼻

    源见“脱靴㈠”。指挽留清廉有德政的地方官。清袁枚《送补山宫保作相入都》诗:“江南诸父老,相对心茫然。或欲嗅靴鼻,或欲拗马鞭。”

  • 东墙处子

    同“东家子”。明 孙仁孺《东郭记.绵驹》:“乡闾辈,更谁将古道夸,盼东墙处子搂来嫁。”【词语东墙处子】  成语:东墙处子汉语大词典:东墙处子

  • 玉兔

    《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王逸注:“言月中有菟,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洪兴祖补注:“菟与兔同。《灵宪》曰:‘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阴之类,其数偶

  • 是非只为多开口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四十出:“一剑教伊死了休,黄泉路上必知羞。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是非只为多开口”,意谓多言易失,招惹出是是非非。明.无名氏《鸣凤记.秋夜女工》:“是非只为多开口。

  • 当耳边风

    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当耳边风,指对所听之言毫不经意。亦作“当耳旁风”。《醒世姻缘传》一四回:“那旁边家人媳妇丫头小厮听他念那书上说,爷娘怎么样挂心,怎样睡不

  • 穿鼻

    牛鼻穿绳,比喻自己无所主张,听人摆布。《南史.张宏策传》:“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词语穿鼻】   汉语大词典:穿鼻

  • 跚跚来迟

    见“姗姗来迟”。吴国易《宫闱惊变》:“往往在红日西坠之际,几缕斜阳才~地迈过宫墙,洒在它的檐角上、窗棂边。”

  • 调鹄

    源见“盐梅和鼎”。又《楚辞.天问》“缘鹄饰玉”汉王逸注:“言伊尹始仕,因缘烹鹄鸟之羹,修玉鼎,以事于汤。汤贤之,遂以为相也。”谓出任宰相。宋宋庠《寄长安端明王左丞》诗:“才包扬 马思,政续赵 张神。鼎

  • 针磁

    源见“针芥相投”。喻两相契合。清方文《寿刘未沫先生》:“诗里针磁吟最合,花前杯斝劝无虚。”【词语针磁】   汉语大词典:针磁

  • 王濬悬刀

    源见“三刀梦”。喻仕途显达。唐李瀚《蒙求》:“王濬悬刀,丁固生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