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楚弓楚得

楚弓楚得

汉.刘向《说苑.至公》:“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术焉?’仲尼(孔子字)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促尼所谓大公也。”此事又见《孔子家语.好生》、《孔丛子》、《公孙龙子》。

楚王认为楚人失弓,楚人得弓,无需去找。孔子觉得既然如此,那么楚王的胸怀仍不够宽大。说“人失弓,人得弓”不是更好吗?何必非“楚弓楚得”呢?后因称东西虽然丢失,但从一定的范围看,利并未外溢为“楚弓楚得”。

明.苏复之《金印记》传奇十二:“喜楚弓楚得,免被旁人笑。”


主谓 比喻虽有所失而利未外溢。语本《公孙龙子·迹府》:“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于云楚之圃,而丧其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遣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汉·刘向《说苑·至公》等书亦记有此事。明·苏复《金印记·金钗典卖》:“喜~,免被傍人笑。”△用于处境方面。 →合浦珠还 ↔得不偿失。也作“楚得楚弓”。


【典源】《吕氏春秋·贵公》:“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汉·刘向《说苑·至公》:“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谓大公也。”《孔子家语·好生》亦载。

【今译】 楚共王外出打猎而丢失弓,手下人要去寻找,楚共王说:“不必,丢了弓的是楚人,捡到弓的也是楚人,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后说:“可惜包括的还不广大,应说丢弓的是人,拾弓的也是人,何必非是楚人呢。”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虽有所失而利不外溢; 也形容得失无常,无须萦怀。

【典形】 楚弓人得、楚人弓、得楚弓、荆人弓失、人失人得、失楚弓、失弓、亡楚弓、亡弓楚泽、遗弓、楚人亡弓。

【示例】

〔楚弓人得〕 清·钱谦益《再题奚川八景画卷》:“楚弓人得岂其然,鲁玉盗归安足拟。”

〔楚人弓〕 宋·姜夔《诉衷情·端午宿合路》:“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

〔得楚弓〕 唐·刘长卿《避地江东留别》:“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荆人弓失〕 清·钱谦益《昆仑山人扇子歌》:“魏公笏在世所羡,荆人弓失何嗟及。”

〔人失人得〕 宋·苏轼《次韵刘京兆石林亭之作》:“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区寰。”

〔失楚弓〕 清·赵翼 《题遗山诗》:“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失弓〕 明·袁宏道《病起偶题》之三:“世路他如梦,浮名我失弓。”

〔亡楚弓〕 宋·苏轼《和陶东方有一士》:“梦求亡楚弓,笑解适越冠。”

〔亡弓楚泽〕 唐·李白《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收遗簪于少原,念亡弓于楚泽。”

〔遗弓〕 唐·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悲哉堕世网,去之若遗弓。”


【词语楚弓楚得】  成语:楚弓楚得汉语词典:楚弓楚得

猜你喜欢

  • 味道模棱

    源见“模棱两可”。指唐朝宰相苏味道遇事不置可否,是非不分。亦用于泛指。周斌《感事四律》之一:“味道模棱持两可,阿瞒机变驭群才。”

  • 褐衣客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衣褐。”东汉.赵歧注:“以毳为之,若今马衣者也。或曰:褐,台衣也;一曰,粗布衣也。”古代贫贱人穿的都是粗布衣。后遂用为贫人之典。唐.柳中庸《春思赠人》诗:“谁知褐衣容,憔悴在

  • 狷者有所不为

    狷( ㄐㄩㄢˋ juàn ):与“狂”相对,拘谨。 拘谨的人有些事是不肯干的。语出《论语.子路》:“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汉.应劭《风俗通义.愆礼》:“孔子疾时贪昧,退思狂狷,狷者有所不为,

  • 爱日惜力

    珍惜光阴,不虚掷精力。孙和字子孝,孙权之子,年19被立为太子。后其母王夫人与全公主有隙,因而被废,徙长沙。孙亮继位后被赐死。孙和少时好文学,善骑射,见识精到聪敏,常说当今士人应该勤于治学,练习射御之术

  • 兔蟾

    《楚辞》战国楚.屈原《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东汉.王逸注:“言月中有菟,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菟,一作兔。”《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

  •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不识不知:犹言不知古今。形容先民淳朴。帝:天帝,即自然。则:法则。 不知古今,自然地遵循上帝的法则。 表示一切听其自然,无为而治,或平平和和地生活。语出《诗.大雅.皇矣》:“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

  • 黍回

    源见“黄粱梦”。谓从梦中醒来。明王思任《晤汪九华》诗:“我亦黍回忘隔世,古来仅见此尧天。”

  • 针绝

    晋王嘉《拾遗记.吴》:“孙权常叹魏 蜀未夷,军旅之隙,思得善画者使图山川地势军阵之像。达(赵达)乃进其妹。权使写九州方岳之势。夫人曰:‘丹青之色,甚易歇灭,不可久宝;妾能刺绣,作列国方帛之上,写以五岳

  • 芜蒌豆粥

    同“滹沱麦饭”。清黄遵宪《三用前韵》:“芜蒌豆粥艰辛处,应忆东朝乐未央。”芜蒌,即无蒌亭。

  • 一鸣

    同“一鸣惊人”。唐刘禹锡《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诗:“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