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无信不立
见〔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主谓 无信,缺乏信任。不立,立不起来。百姓对政府缺乏信任,政府也就不会稳固。冯雪峰《山盗和他们的旗》:“~! 咱们开会不挂自家儿旗,是公开欺骗老百姓!”△用于国家政治方面。
【词语民无信不立】 成语:民无信不立汉语词典:民无信不立
见〔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主谓 无信,缺乏信任。不立,立不起来。百姓对政府缺乏信任,政府也就不会稳固。冯雪峰《山盗和他们的旗》:“~! 咱们开会不挂自家儿旗,是公开欺骗老百姓!”△用于国家政治方面。
①指战国时看相人唐举。唐武元衡《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 “闻说唐生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②借指善相术者。唐李白《送蔡山人》诗: “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 参见:○唐举
源见“刘伶好酒”。谓畅饮。陈世宜《得天梅书却寄》诗:“某时同荷刘伶锸,一醉空江卧月明。”
同“梦协熊罴”。明沈受先《三元记.抵墓》:“料想天地无私,神目如掣电。梦叶熊罴在目前,天赐佳儿贵怎言?”【词语梦叶熊罴】 汉语大词典:梦叶熊罴
源见“梁鸿赁庑”。指贤士居贫,赁屋而居,劳作而食。柳亚子《盛湖竹枝词题辞》之十二:“一老闻湖未白头,赁舂皋庑亦风流。”
源见“蟾宫折桂”。指科举及第。元施惠《幽闺记.书帏自叹》:“题雁塔,步蟾宫,前程万里附溟鸿。”【词语步蟾宫】 汉语大词典:步蟾宫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六:“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堕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战国时候,赵国有两个人都叫毛遂。有一天,野人毛遂掉到井里淹死了
参见:问缣
谓击中目标,切中要旨。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胜概争先到,篇章竞出奇。输赢论破的, 点窜肯容丝。 ” ●《晋书·谢尚传》: “时安西将军庚翼镇武昌,尚数谐翼咨谋国事。尝与翼共射,翼曰:
源见“死灰复燃”。喻失势者不可能再起。然,“燃”的古字。南朝 梁何逊《仰从兄兴宁寘南》诗:“死灰终不然,长岑且未归。”严复《论中国分党》:“幻气游魄,幸逃法外;死灰不然,盖已无疑。”
同“普天率土”。《宋史.乐志十五》:“皇泽浃黎庶,普率洽恩荣。”【词语普率】 汉语大词典: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