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水落石出

水落石出

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后因以“水落石出”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宋陆游《谢台谏启》:“收真才于水落石出之后,坐销浮伪之风;察定理于舟行岸移之时,尽黜谗诬之巧。”


并列 水退下去,水中的石头显露出来。语出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本写自然景色,后用以比喻事情真相完全暴露。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这就需要继续追查下去,找出确凿的证据,才能弄个~。”△多用于描写事情的最终结果。→原形毕露 真相大白 暴露无遗 ↔不明真相 扑朔迷离


解释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今江西)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自身文才非凡,同时喜欢奖掖后进,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以及曾巩、王安石都出自他的门下。欧阳修在担任安徽滁州知州的两年多时间里,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便是《醉翁亭记》。

在这篇优美的散文中,作者写道:“滁州城四面青山环绕,而城西南山峰中,树木和溪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那林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地方,就是琅琊山。沿山前行六七里,渐渐会听到潺潺的水声,那就是从两座山峰中间流淌出来的酿泉。在回环的山势和弯转的山路间,有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高踞在泉水之上,那就是醉翁亭。建亭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自己啊。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美丽的山水之间。山水的乐趣,是寄托在酒上,领会在心里。”紧接着作者又对山中春夏秋冬的景色进行了描写:“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树木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凉风清爽,霜色洁白,泉水回落,石头显露,这便是山中四季的美景。”

醉翁亭记》不但描写了醉翁亭的美景,还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近义真相大白

反义迷雾重重

例句

我们万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弄他个水落石出才好。


【词语水落石出】  成语:水落石出汉语词典:水落石出

猜你喜欢

  • 巫山雨

    同“巫山云雨”。南朝 梁萧纲《咏风》诗:“已拂巫山雨,何用卷寒灰?”【词语巫山雨】   汉语大词典:巫山雨

  • 揭箧

    源见“胠箧”。指偷盗。也喻抄袭。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又制同他文,理宜删革。若排人美辞,以为己力,宝玉大弓,终非其有。全写则揭箧,傍采则探囊。”【词语揭箧】   汉语大词典:揭箧

  • 於陵灌园

    源见“仲子灌园”。指陈仲子隐居避世。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有於陵灌园,严光钓川,烟霞隔断红尘面。”

  • 羊裘翁

    源见“羊裘钓”。指汉严光。亦借指隐者。清冯勖《十二辰诗.赠昆山支逸人》:“马鞍山前钓秋水,无人知是羊裘翁。”

  • 种瓜侯

    源见“东陵瓜”。指故秦时东陵侯 邵平。泛指退官归隐田园之人。唐司空图《休休亭》诗:“且喜安能保,那堪病更忧。可怜藜杖者,真个种瓜侯。”宋张元幹《水调歌头.追和》词:“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

  • 及锋而试

    《史记.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谓乘军中士气旺盛之时用之。后以“及锋而试”比喻趁人有为之时加以任用。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七:“今之论人才者多称及

  • 方正贤良文学

    参见“贤良方正”。

  • 群起而攻之

    《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小子:门人、弟子。门人弟子都一同起来指责、攻击他。后因以“群起而攻之”形容遭众人反对。宋.杨万里《李侍郎传》:“自古官官之盛衰,系有国之兴亡

  • 水镜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三国时,庞德公用卧龙、凤雏、水镜来比喻人的性格、才能等。后因以“卧龙、凤雏”比拟有将相

  • 黄帝骑龙

    同“黄帝登仙”。元张天英《思陵石诗》:“黄帝骑龙去不还,玉笙鹤上北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