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汗流浃背

汗流浃背

大量出汗,湿透背脊,形容恐惧、惊惶时的状态。浃:湿透。《后汉书.伏皇后纪》:“(曹)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胜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刃挟之。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虎贲:宫廷卫士。浃:亦作“洽”。一作“汗牛洽背”。


主谓 大汗淋漓,湿透背脊。多用于形容十分紧张或惊恐。《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自后不敢复朝请。”邓贤《中国知青梦》:“他~,胸脯起伏,火辣辣的太阳放肆地炙烤他骨骼凸起的背脊。”△多用于形容人惊惧的样子。→汗如雨下 汗流浃体 挥汗如雨 ↔天寒地冻。也作“汗出浃背”、“汗出洽背”、“汗出沾背”、“汗流夹背”、“汗流洽背”、“浃背汗流”、“流汗浃背”。


解释浃:遍,满。指汗出得多,湿遍脊背。也常用来形容极度惶恐或惭愧。

出处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曹)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东汉末年,汉献帝迁都到了许昌。但从此开始,皇帝只是空守皇位而已,皇帝的护卫和侍从,没有一个不是曹操的朋党、故旧、姻亲。议郎赵彦曾经向汉献帝陈述时弊,提出自己的对策,遭到曹操的憎恶而被杀害。类似的事情很多,汉献帝和许多老臣都非常气愤,但又无可奈何。

曹操有一次因事进入殿中见汉献帝,汉献帝忍不住内心的气愤,对他说:“你若能辅佐我,就好好地对待我;若不然,请你开恩把我废了吧。”曹操听了大惊失色,跪地恳求,请求让自己出去。因为汉代旧有的制度规定,三公佩戴兵器朝见天子时,要命令虎贲勇士持刀挟持在他的两侧。曹操出殿之后,环顾左右,已经吓得汗水湿遍了脊背。从此以后,曹操再也不敢前去当面朝见汉献帝了。

在《汉书·王陵传》中还有一个与之相似的“汗出洽背”。讲的是西汉初,陈平和周勃诛杀了吕氏,保全了汉室,立刘恒为汉文帝。陈平认为周勃在平定诸吕中功劳最大,就建议文帝拜周勃为右丞相,自己退居左丞相。过了一段时间,文帝亲政时问周勃:“天下一年判决多少犯人?”周勃答不出来。文帝又问:“国家一年的收支情况如何?”周勃又答不出来,以至于“汗出洽背”。文帝这时就问陈平,陈平的回答让文帝很满意。罢朝后,周勃觉得自己确实不如陈平,就辞掉了官位,由陈平一人当丞相,总理国家大事。

近义汗流满面

例句

我们一抵达曼谷机场,立即被扑面而来的热浪包围,个个汗流浃背,真正领略到了泰国的热。


【词语汗流浃背】  成语:汗流浃背汉语词典:汗流浃背

猜你喜欢

  • 锻柳嵇

    源见“嵇康锻”。指行其所好而自得其乐之人。宋苏轼《试笔》诗:“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既似蜡屐阮,又似锻柳嵇。”

  • 不谋而信

    见“不谋而合”。《战国策·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 瓦罐不离井上破

    《汉书.陈遵传》:“观瓶之居,居井之眉,处高临深,动常近危……一旦叀碍,为瓽所?,身提黄泉,骨肉为泥。”后以“瓦罐不离井上破”谓汲水的瓦罐终将破碎于井上,势所必然。《水浒传》一〇四回:“三个人斗了三数

  • 床下蚁

    同“床前牛蚁”。宋苏轼《次韵王都尉偶得耳疾》:“病客巧闻床下蚁,痴人强觑棘端猴。”

  • 相寻梦

    源见“梦魂相觅”。形容对朋友的思念。清钱谦益《彭城道中寄怀里中游好》诗之一:“停车欲作相寻梦,睡眼揩时泪已吞。”

  • 皂帽

    源见“辽东帽”。黑色纱帽。指隐者冠饰。表示隐者的高尚节操。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应兼似管宁。”【词语皂帽】   汉语大词典:皂帽

  • 骨醉

    沉醉入骨。出自武则天的事迹。参见“垂帘听政”条。史载,武后被立为皇后后,原皇后王氏与良娣肖氏便被囚禁。后来武后又派人截去他们的手足,并将他们投入酒瓮中,说道:“让这两个女人骨醉!”【出典】:《旧唐书》

  • 素衣化缁

    自的衣服变成了黑的,形容灰尘很多,比喻尘埃污染。晋代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金元好问《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诗:“归来应被青山笑,可惜缁尘染素衣。”均兼喻清白的操守遭到污染。

  • 横胸十万兵

    源见“胸有甲兵”。指胸有克敌致胜的韬略。清周斌《题大觉风雨闭门斋诗稿和屯艮原韵》之二:“偶思动足三千里,便有横胸十万兵。”

  • 安陵知时

    《战国策.楚策一》:“江乙说于安陵君曰:‘君无咫尺之地,骨肉之亲,处尊位,受厚禄,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何以也?’曰:‘王过举而已,不然,无以至此。’江乙曰:‘……今君擅楚国之势,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