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江郎才尽

江郎才尽

南史.江淹传》:“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云为宣城太守时罢归,始泊禅灵寺渚,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顾见丘迟谓曰:‘余此数尺既无所用,以遗君。’自尔淹文章踬矣。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江郎才尽”的根本原因是江淹官做大了,脱离了社会生活和人民,失去了灵感与才气。以上故事是虚妄的,但作为典故,用以喻指文人才思减退。

宋.贺铸《青玉案》词:“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此处“彩笔”即指五色笔。

镜花缘》第九十一回:“如今弄了这个,还不知可能敷衍交卷,我被你闹的真是‘江郎才尽’了。”


见“江淹才尽”。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积至今日,罪臣已深感身心交疲,~,深负圣望。”


解释江郎:南朝梁代的江淹。本指江淹少有文名,但到了晚年诗文却无佳句。后来常用以比喻才思枯竭或本领用尽。

出处南朝梁·鍾嵘《诗品》卷中:“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江淹是南北朝时期南朝人,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为官清正,不避权贵,直言敢谏,可算作当时有名的政治家。不过江淹更出名的是他的文学才能。江淹六岁即能作文,是南朝辞赋大家,与鲍照并称,其《恨赋》《别赋》与鲍照的《芜城赋》《舞鹤赋》可说是南朝辞赋的代表。江淹又是南朝的骈文大家,是南朝骈文中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与鲍照、刘峻、徐陵齐名。江淹最为知名的骈文当数他在狱中写给建平王刘景素的《诣建平王书》。这篇文章辞气激扬,不卑不亢,真情实感流注于字里行间。建平王刘景素看后深受感动,立即释放了他。江淹早年仕途不顺,坎坷的经历造就了他的文学成就。中年以后,江淹官运亨通,富贵安逸的环境,却使他才思减退。到齐武帝永明后期,他就很少再有佳作,所以当时人称他是“江郎才尽”。

南朝梁代的鍾嵘在《诗品》卷中曾经记载了有关江郎才尽的一个传说。当初,江淹结束在宣城郡的任职回家时,晚上住在冶亭,梦见一个风流潇洒的男子,自称郭璞,对他说:“我有一支笔在你那里很多年了,现在可以还给我了。”江淹于是把手伸到怀里,摸出一支五色笔来还给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写诗,再也写不出好句子。所以世上流传说“江淹才尽”。

例句

一个勤奋而又虚心好学的作家,是不会江郎才尽的。


【词语江郎才尽】  成语:江郎才尽汉语词典:江郎才尽

猜你喜欢

  • 蓝桥驿

    同“蓝桥”。明汤显祖《牡丹亭.婚走》:“蓝桥驿,把㴎河桥风月筛。〔旦〕柳郎,今日方知有人间之乐也。”

  • 烧缸地

    《三国志.吴主传》:“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裴松之注引《吴书》载:郑泉性嗜酒,临卒,对人说:“必葬我陶家之侧,庶百岁之后化而成土,幸见取为酒壶,实获我心矣。”后因以“烧缸地”为嗜酒之典。唐元

  • 梧桐半死

    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其根半死半生。”龙门之桐,高及百尺,而其根半死半生,后以此为丧偶的典故。宋.贺铸《鹧鸪天》词:“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 若士

    源见“汗漫游”。代指仙人。唐唐彦谦《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诗:“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词语若士】   汉语大词典:若士

  • 射隼

    《周易.系辞下》:“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隼,是凶猛的禽鸟。墉,城墙。《易》系辞下称,在高高的城墙上射

  • 贞义女

    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载:春秋时,楚伍子胥逃吴至溧阳,乞食于女子,女子与之食而叹曰:“妾独与母居三十年,自守贞明,不愿从适,何宜馈饭而与丈夫?越亏礼义,妾不忍也。”遂投濑水而亡。后因称此女

  • 锦囊

    源见“锦囊佳句”。借指诗作。宋杨万里《云龙歌赠陆务观》:“金印斗大值几钱?锦囊山齐今几篇?”清赵翼《周长庚邂逅山塘具述倾注之意答诗志愧》:“锦囊幸免遭投厕,红袖知谁肯拂尘?”【词语锦囊】   汉语大词

  • 神骓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骏马名雅,常骑之……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自刎而死。”秦末楚人项羽有骏马名骓,日行千里,转战南北

  • 轮扁斫轮

    《庄子.天道》载: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斫轮,轮扁说桓公读的是古人的糟粕。桓公不悦,问其说法。轮扁曰:“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无法

  • 玉箫

    源见“玉箫旧约”。借指痴情女子。宋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词:“身是客,愁为乡。算玉箫犹逢韦郎。”元郑光祖《梧桐树.题情》套曲:“我青春,他年少,玉箫终久遇韦皋,万苦千辛休忘了。”【词语玉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