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 强调在关键时刻某种关键语言所起的巨大作用。语出《论语.子路》:“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骆宾王《钓矶应诘文》:“况疗饥者,半菽可以充腹;为政者,一言可以兴邦。”
《诗.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朱熹集传:“琐,细;尾,末也。流离,漂散也……言黎之君臣,流离琐尾,若此其可怜也。”后因以“琐尾”谓颠沛流离,处境艰难。明陈子龙《报夏考功书》:“不孝琐尾遁
《书.舜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孔传:“麓,录也。纳舜使大录万机之政。”后遂以“纳麓”为总揽大政之典。南朝 梁江淹《萧太尉上便宜表》:“菲躬谦度,方追重华纳麓之勤;约情㧑操,乃取文命卑宫之义
东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一:“孙晨字元公,家贫不仕,居社城中,织箕为业。明诗书,为郡功曹。冬月无被,有藁一束,暮卧其中,旦收之。”(据《二酉堂丛书》本)东汉.孙晨虽身为名士,却只在郡中作一功曹小吏,因
源见“莼羹鲈脍”。指归隐的兴致。清张问陶《十九日同山尊习之质夫桐生出西直门游》诗:“季鹰归兴好,扶醉独开颜。”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十》:“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谓请求赐还骸骨得以归葬故里。后遂用为官吏自请退休的婉词。《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就第。”《明史
天生成有特殊能力的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朱熹集注:“良者,本然之善也。程子曰:’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词语良能】
同“千金买赋”。宋严仁《贺新郎.清琅轩送春》词:“君不见,千金求赋。飞燕婕妤今何在,看黏云江影伤千古。”
源见“三馀”。谓抓紧空闲时间看书学习。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五:“托情欣六学,游目爱三馀。”
《左传.僖公四年》:“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用龟甲占卦叫卜),不吉;筮之(筮,音shì,用蓍草占卜叫筮),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所谓短与长,是指灵验程度,古人重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