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孙寿愁眉”。一种细而曲折的眉妆。形容女子妆饰妖冶入时。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风流夸坠髻,时世斗愁眉。”一本作“啼眉。”【词语愁眉】 汉语大词典:愁眉
源见“郤诜丹桂”。丹桂的树枝。比喻科举功名。唐罗隐《东归》诗:“唯将白发期公道,不觉丹枝属别人。”【词语丹枝】 汉语大词典:丹枝
同“蛇珠”。唐罗隐《投盐铁裴郎中启》:“胸中马骏,握内蛇灵。”【词语蛇灵】 汉语大词典:蛇灵
同“刘桢病”。唐白居易《酬牛相公见示兼呈梦得》诗:“疏受老慵出,刘桢疾未平。”
《礼记.内则》:“〔子生三月〕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陆德明释文:“孩字又作咳。”后因以“孩名”指婴儿时期。唐元稹《招讨镇州制》:“因念自孩名之逮于羁丱,十三年不能为成人,岂忍一朝之忿,驱而杀之。”
同“家徒四壁”。《后汉书.崔寔传》:“〔崔寔〕建宁中病卒,家徒四壁立,无以殡敛。”《宋书.吴逵传》:“既而逵疾得瘳,亲属皆尽,唯逵夫妻得全,家徒壁立,冬无被绔。”见“家徒四壁”。唐·李世民《与薛元敬书
同“狐埋狐搰”。梁启超《复古思潮平议》:“而狐埋狐扬,天下其谓政府何?”见“狐埋狐搰”。梁启超《复古思潮弹议》:“而~,天下其谓政府何?”【词语狐埋狐扬】 成语:狐埋狐扬汉语大词典:狐埋狐扬
古时以竹简为纸,书写时须先用火烘干,谓之汗青。后用为成书之意,也用来专指史书。出自唐刘知几之语。刘知几(661-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著名史学家。永隆进士。武后时历任著作佐郎、左
同“斩蛟刺虎”。元 师严《蔺五见访》诗:“断蛟刺虎好身手,碧瞳如水涵清秋。”并列 指武艺高强,为民除害。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源见“东山再起”。谓隐居。唐储嗣宗《春怀寄秣陵知友》诗:“借问景阳台下客,谢家谁更卧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