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混淆黑白

混淆黑白

原作“白黑溷淆”,形容是非混乱,好坏不分。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少通《欧阳尚书》,人号“关西孔子”,年五十,始出仕州郡,性公廉,不受私谒。安帝永宁、延光中,先后任司徒、太尉。当时宦官、女宠专擅朝政,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为此,杨震上疏安帝,历陈朝廷各种败政,他说:“目前朝廷黑白混淆,是非颠倒,清浊不分,朝野忿怨。”后来宦官怀恨在心,遂向安帝诬告杨震谋反,将他免官,杨震也被迫自杀。

【出典】:

后汉书》卷54第1764页《杨震传》:“时诏遣使者大为阿母修第,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更相扇动,倾摇朝廷。震复上疏曰:‘……白黑溷淆,清浊同源,天下哗,咸曰财货上流,为朝结讥。”

【例句】:

明史·聊让传》:“曩上皇在位,王振专权,忠谏者死,鲠直者戍,君子见斥,小人骤迁,章奏多决中旨,黑白混淆,邪正倒置。” 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宣言中所谓‘若离若合,殊有混淆黑白之嫌者,似乎也就是为此辈的手段写照。”


述宾 混淆,故意使界限模糊。指故意黑白颠倒,以乱视听。章炳麟《致梁启超书》:“盖党见纷争,~,虽稍与立异者,犹不可保,况素非其耶?”△贬义。用于颠倒是非的言谈。 →颠倒是非 ↔实事求是。也作“黑白混淆”、“混淆是非”。


【词语混淆黑白】  成语:混淆黑白汉语词典:混淆黑白

猜你喜欢

  • 月桩钱

    南宋因筹措军饷而加的税项,以月为计,故称月桩钱。宋代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五:“月桩钱者,自绍兴二年冬始,是时淮南宣抚使韩世忠驻军建康,宰相吕元直、朱藏一共议,令江东漕臣月桩钱十万缗,以酉

  • 王门操瑟

    源见“抱瑟不吹竽”。比喻有才能而求赏识。清毛奇龄《答赠万州学正何君见赠原韵》:“帝阙上书原有意,王门操瑟岂难工。”

  • 三可惜

    明代夏寅,字正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举进士。累官至浙江参政、山东右布政使。平生正道直行,反对结党营私。筮仕(古人将出外做官,先占卦问吉凶)入郎署30年,为副使16年,始

  • 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朝诗人许浑在“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李唐王朝逐步走向衰败、农民大起义正处于酝酿的时代,面对即将来临的时代风雨,写下了《咸阳城东楼》这一千古著名的诗章。这首七律写道:“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

  • 三字冤

    同“三字沉狱”。林百举《吊新中华报故址》诗:“罗织方衔三字冤,狼烟又扫千军杰。”

  • 六六鳞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七《广动植》二:“鲤,脊中鳞一道,每鳞有小黑点,大小皆三十六鳞。”宋.许?《彦周诗话》:“段成式《与温庭筠云蓝纸》诗曰:‘三十六鳞充使时,数番犹得表相思。’盖龙八十一鳞,鲤三

  • 邻凶不杵

    《礼记.曲礼上》:“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东汉.郑玄注:“助哀也。相,谓送杵声。”据《礼记》所载,中国古时邻居有丧事,舂谷之时便停止唱号子,以表示致哀而不相扰之意。后用为咏邻里和睦之典。唐

  • 衣锦昼行

    同“衣绣昼行”。宋叶適《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自请退休,得守乡社,都人称赞曰:‘所谓衣锦昼行者也。’”见“白日衣绣”。宋·叶适《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大父康伯,

  • 龟尾曳涂

    源见“曳尾泥涂”。比喻处境艰险。唐白居易《昆明春》诗:“往年因旱池枯渴,龟尾曳涂鱼煦沫。”

  • 嵇康七不堪

    三国 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载:山涛(字巨源)将去选官,议以嵇康自代做选曹郎,康拒绝,说自己“不涉经学。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又纵逸来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