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辛延年《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后因以“双鬟”借指千金高价。唐杜牧《张好好》诗序:“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
源见“断肠猿”。形容哀愁至极。宋 陈袭善《渔家傲.忆营伎周子文》词:“鹫岭峰前阑独倚,愁眉蹙损愁肠碎。”
不懂得命运,就不能做君子。 古代儒家教人顺从天命。语出《论语.尧曰》:“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元.无名氏《渔樵记》二析:“岂不闻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则这天不随人呵!”
同“双鲤鱼”。明陈汝元《金莲记.归田》:“自怜,双鲤音无见,离恨难传,知甚日大刀环。”
源见“白云亲舍”。指唐狄仁杰登太行山望白云思念远方亲人。狄仁杰后封为梁国公。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三笔》卷三:“迹公九嶷张宴一会,觉驱车九折坂,置酒三垂冈,叔子游岘首,梁公陟太行,前史风徽,犹可颉颃也。”
源见“不龟手药”。喻指救急解难之方。黄澜《三月二十日感赋》诗:“蜩螗国势已披猖,洴澼难寻龟手方。”
源见“三语掾”。谓莫非相同或恐怕相同。宋范成大《次韵陈仲思经属西峰观雪》:“越人来省识,把酒酹层空。从来峤南北,人谓将无同。”【词语将无同】 汉语大词典:将无同
充类:推类。义:道理。 意谓用同类事物比照类推,把道理引申到极点。语出《孟子.万章下》:“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朱熹集注:“夫禦人于国门之外,与非其有而取之,二者固皆不义之类;然
《北齐书.邢邵传》:“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谪(通擿,音zhé惩罚。)。”邢邵原意为反对校雠文字,后用为钻故纸堆,做文
《礼记.郊特性》:“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本指降阶而至堂下。《后汉书.宋弘传》:“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则以“下堂”指出妻。后因称妻子被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