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修明文教,停止战备。《隋书·杨素传》: “我有隋之御天下也,于今二十有四年,虽复外夷侵叛,而内难不作,修文偃武,四海晏然。” 参见:○归马放牛见“偃武修文”。偃,放下、停止。《警世通言》卷21:“隐
峣峣( ㄧㄠˊ yáo 尧):山很高的样子。《后汉书.黄琼传》:“语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山特高者容易缺损,比喻性刚直者易于招祸,也用以比喻名高位重的人,更应律己以严,稍有不当,便损盛
源见“乘鸾”。喻淑姬贤女去世。宋 曹邍《齐天乐.和翁时可悼故姬》词:“自秦台箫咽,汉皋珮冷,断雨零云难觅。”
《史记.平准书》:“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天用莫如龙”,指在天飞行没有比龙更好的东西。唐.杜甫《遣兴五首》其一:“天用莫如龙,有时系扶桑。”此用《史记》成句,谓六龙驾驭的日车,有
同“七步成诗”。宋王之望《鹧鸪天.台州倚江亭即席和李举之时曹功显贺子忱同座》词:“谪仙狂监从来识,七步初看子建诗。”
《左传.成公十六年》:“王召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锜。中项,伏韬。以一矢复命。”《国语.晋语九》:“郑人击我。吾伏韬衉血,鼓音不衰。”伏韬,仆倒在弓套上。后常以指为国捐躯或浴血奋战。唐王维《为曹将军
源见“东山再起”。谓隐居。唐储嗣宗《春怀寄秣陵知友》诗:“借问景阳台下客,谢家谁更卧东山?”
源见“卞庄子刺虎”。指不介入各方的争斗,俟机从中渔利。《红楼梦》六九回:“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用‘借刀杀人’之法,坐山观虎斗,等秋桐杀了尤二姐自己再杀秋桐。”其他 比喻旁观各方的争斗,
同“伏波聚米”。清钱谦益《〈佟氏幽愤录〉序》:“时佟公为诸生与同舍杨生 昆仁筹边料敌,画灰聚米,慨然有扫犁之志。”
源见“周处杀三蛟”。喻指勇于为民除害。宋苏轼《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斩蛟刺虎老无力,带牛佩犊吏所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