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甲胄生虮虱

甲胄生虮虱

甲胄:古代战士用的铠甲和头盔。虮虱( ㄕ shī ):虱子和虱卵。 战士的铠甲和头盔上生出了虱子和虱卵。 形容战乱历时之久。语出《尉缭子.武议》:“起兵直使甲胄生虮虱者,必为吾所效用也。”《韩非子.喻老》:“天下无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不已,甲胄生虮虱。”《淮南子.汜论训》:“礼义绝,纲纪废,强弱相乘,力征相攘,甲胄生虮虱,燕雀处帷幄,而兵不休息。”作〔介胄生虮虱〕。介胄:即甲胄。《史记.主父偃列传》:“于是强国务攻,弱国备守,合从连横,驰车击毂,介胄生虮虱,民无所告恕。”《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八年》:“操谓(辛)毗曰:‘谭必可信,尚必可克不?’毗对曰:‘显甫(袁谭字)见显思(袁尚字)困而不能取,此力竭也。兵革败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阅,国分为二,连年战伐,介胄生虮虱。此乃天亡尚之时也。’”


主谓 形容由于长期的战争,将士穿在身上的铠甲和头盔都长了虱子。《韩非子·喻老》:“天下无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不已,~,燕雀处帷幄,而兵不归。”△贬义。多用于写战争时期的艰苦生活。


【词语甲胄生虮虱】  成语:甲胄生虮虱汉语词典:甲胄生虮虱

猜你喜欢

  • 磻溪

    源见“渭滨垂钓”。磻溪,又称璜河,在今陕西省 宝鸡市东南,传说为吕尚未遇周文王时垂钓处。亦借指吕尚。《韩诗外传》卷八:“太公望少为人婿,老而见去,屠牛朝歌,赁于棘津,钓于磻溪。”明张四维《双烈记.决计

  • 耻格之化

    《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邢昺疏:“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修而归正也。”因以“耻格之化”指人们能自觉遵守礼仪教化。《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当今四海之广,而刑奏止息,逮

  • 收三箧

    42` 源见“安世补亡”。谓会聚图书。唐李端《送耿拾遗?使江南括图书》诗:“汉使收三箧,周诗采百篇。”

  • 五刑之属三千,其罪莫大于不孝

    五刑:秦以前指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法。 五刑的律例有三千条,其中罪行没有大过不孝的。 古代认为子女不孝是罪大恶极。语出《孝经.五刑章》:“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资治通鉴.梁

  • 襦袴之歌

    《后汉书.廉范传》载:东汉廉范任蜀郡太守,改变禁民夜作的旧制,“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注:音kù,同“袴”,长裤)。’”廉范任蜀郡太守,废除禁民夜作的旧

  • 苌叔碧化

    同“苌弘化碧”。苌弘,字叔。柳亚子《慕谒孙先生之灵堂有感》诗之二:“绕朝不用吾终憾,苌叔难凭碧化量。”

  • 渊明米

    源见“不为五斗米折腰”。指微薄的俸禄。清 汤贻芬《摸鱼子.清明日灯下》词:“归也易,奈苦苦相需,几斗渊明米。”

  • 辛毗引裾

    源见“牵裾”。指三国 魏直臣辛毗敢于强谏君王事。唐李瀚《蒙求》:“樊哙排闼,辛毗引裾。”【典源】《三国志·魏书·辛毗传》:“帝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实河南。时连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毗与朝臣俱

  • 绳祖

    同“绳武”。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忍庵先生》:“惜此七尺,保此方寸,以为报国绳祖之本,庶能慰老人之怀。”【词语绳祖】   汉语大词典:绳祖

  • 多露

    《诗.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畏行多露。”厌浥( ㄧˋ yì 邑):湿润。朱熹传:“言道间之露方湿,我岂不欲早夜而行乎?畏多露之沾濡,而不敢尔!盖以女子早夜独行,或有强暴侵凌之患。故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