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知耻近乎勇

知耻近乎勇

知道羞耻,就接近成为一个勇敢的人。语出《礼记.中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颖达疏:“知耻近乎勇者,以其知自羞耻,勤行善事,不避危难,故近乎勇也。”鲁迅《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做得蒙胧,这便是所谓‘好’么?答曰:也不尽然,其实是不过掩了丑。但是,‘知耻近乎勇’,掩了丑,也就仿佛近乎好了。”黄国建《小处不可随便》(《中国青年报》1993年7月22日):“‘知耻近乎勇,’很对,也很有分寸。知耻而不改,只能是‘近乎’,并非真勇;知耻而改,方为真勇。”


【词语知耻近乎勇】  成语:知耻近乎勇

猜你喜欢

  • 一束刍

    同“一束生刍”。清袁枚《后知己诗.华亭县知县程明愫》:“我有一束刍,何处招魂奠!”

  • 书颠

    《新唐书.张旭传》载:唐代书法家张旭,嗜酒,常大醉而呼叫狂走,下笔疾书;或以头濡墨而书,当时呼为“张颠”(注:颠同癫)。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张既号书颠,吴(注:唐代大画字吴道子

  • 康衢歌

    源见“宁戚饭牛”。又汉刘向《说苑.尊贤》:“宁戚,故将车人也,叩辕行歌于康之衢,桓公任以国。”借指贤才未遇、自求用世而发的悲歌。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启》:“〔君侯〕观梁父之曲,识卧龙于孔明;听康

  • 盲者得镜

    比喻无用。《淮南子.人间训》:“夫戟者所以攻城也,镜者所以照形也,宫人得戟,则以刈葵。盲者得镜,则以盖卮。”葵:冬葵,蔬菜名。卮:古代一种盛酒器。主谓 瞎子虽然得到了镜子,却照不见自己,也看不见镜中的

  • 老莱妻

    同“莱妻”。三国 魏嵇康有《老莱妻贤明》诗。【词语老莱妻】   汉语大词典:老莱妻

  • 三世将

    《史记.王翦传》:“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今王离已三世将矣。’居无何,项羽救赵,击秦军,果虏王离。”古代传说:为将帅者,不可三世继承,如三世均为将帅,因杀戮

  • 延津剑化

    源见“丰城剑气”。悼亡之词。喻逝世。明张煌言《重经南日吊沈彤庵相国》诗:“渭曲璜随双鲤逝,延平剑化一龙吟。”

  • 不为五斗米折腰

    五斗米:形容俸禄少、官职小。折腰:卑躬曲膝。原指不为很少的俸禄而屈身士人,暗指辞官不做。现在也形容不能为了利益而出卖人格。陶潜(事迹见前“不求甚解”条)刚当上彭泽令不久,郡守派遣督邮(一种管监察的官)

  • 一树百获

    比喻培植人才,收益长远。《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房玄龄注:“人有百年之寿,虽使无百年,子孙

  • 涣汗大号

    《易.涣》:“九五,涣汗其大号。”朱熹本义:“九五巽体,有号令之象,汗谓如汗之出而不反也。”后以“涣汗大号”谓帝王发布号令。清钱谦益《故南京国子监祭酒石门许公合葬墓志铭》:“先帝诛逆表忠,涣汗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