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指人知道满足,就不会因需求过度而受到侮辱;能够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因过度贪求而遭遇危险。后因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为知足不受辱,知度不遭险之典故。宋.苏轼《黄州安国寺记》:“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后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


并列 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招致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致危险。语出《老子》44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疏广传》:“吾闻‘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褒义。用于劝诫为人方面。也作“知止不殆”、“知止不辱”、“知止不辱,知足不殆”、“知足不殆”、“知足不辱”、“知足知止”。


【词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成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猜你喜欢

  • 担簦

    《史记.虞卿列传》:“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簦”方指斗笠。据《史记》记载,战国时虞卿曾背着斗笠不惜远程奔波之劳游说赵孝成王。后以“担簦”喻奔波辛劳。唐.李群玉《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郑

  • 肘胁之患

    同“肘腋之患”。清昭梿《啸亭杂录.王文端》:“明张差之事,殷鉴犹存,吾见上时必当极力言之,以除肘胁之患。”见“肘腋之患”。【词语肘胁之患】  成语:肘胁之患汉语大词典:肘胁之患

  • 不教而战,是谓弃之

    不施行教练,便叫人去作战,这就叫抛弃他们。语出《论语.子路》:“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后多引作〔不教而战,是谓弃之〕。三国.蜀.诸葛亮《将苑.习练》:“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

  • 柏台乌

    源见“乌府”。借指与御史有关的人或事。唐皎然《送路少府使京兼觐侍御兄》诗:“伫瞻双阙凤,思见柏台乌。”

  • 虚左迎

    源见“信陵虚左”。指礼遇宾客。《新唐书.王维传》:“维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 薛诸王待若师友。”元戴良《题何监丞画山水歌》:“海内画工亦无数,才似何侯岂多遇。权门贵戚虚

  • 慕膻

    《庄子.徐无鬼》:“卷娄者,舜也。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舜有膻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十有万家。”唐.成玄英疏:“夫羊肉膻腥,无心慕蚁,蚁闻而归之。舜有仁行,不慕百姓,百姓悦之。

  • 秋毫不犯

    形容纪律严明,丝毫不侵扰百姓。唐李白《永王东巡歌》: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参见:○秋毫无犯见“秋毫无犯”。唐·李白《永王东巡歌》:“~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词语秋毫不犯】  成

  • 龙骧虎步

    龙:龙马,即骏马。骧:马昂头。象骏马高昂着头,象猛虎迈着矫健的步子,形容威武雄壮。东汉末,何进欲招四方猛将进京,诛杀宦官。陈琳(事迹见前“掩目扑雀”条)进谏说:“如今将军您掌握朝廷和军政大权,威武雄壮

  • 不怕官,只怕管

    不怕上面的大官。只怕直接管辖自己的顶头上司。这是元明时期的熟语。《水浒全传》二回:“我不想正属他管。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俺如何与他争得?”《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俗谚有云:‘不怕官,只

  • 郭巾

    同“林宗巾”。唐黄滔《卢员外浔启》:“伏以员外断籯积学,计斗负才……是故门骈郑市,俗垫郭巾,争俟栽培,互希丹饰。”【词语郭巾】   汉语大词典:郭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