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束之高阁”。谓弃置不用。清黄遵宪《三哀诗.袁爽秋京卿》:“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源见“伍胥潮”。借指忠良去世。清 沈道映《舟泊富林谒陈大樽先生墓》诗:“当年碧血青燐散,此地银涛白马寒。”
同“刘棉花”。清赵翼《军事将蒇余归有日矣诗以志喜》诗:“肯从殷铁还干禄,翻似刘绵尚恋官。”
源见“临池学书”。洗笔砚的池子。指习书写字处。唐裴说《怀素台歌》:“永州东郭有奇怪,笔冢墨池遗迹在。”唐元稹《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墨池怜嗜学,丹青羡登真。”【词语墨池】 汉语大词典:墨池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桐树的木制成琴,音声胜过任何树木。故后用以指代琴之典。唐.杜牧《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弦泛桐材
同“谢池草”。清 张廷潞《送魏定野归柏乡》诗:“莱衣爱日春方永,谢草关情梦未安。”【词语谢草】 汉语大词典:谢草
源见“邓家铜山”。意谓注定的结局。唐许碏《题南岳招仙观壁上》诗:“邓通饿死严陵贫,帝王岂是无人力?”
颠:跌倒。扶:搀扶。焉:怎么。相:搀扶盲人的人。引申为助手。 见人遇到危险不去扶持;见人摔倒在地不去搀扶,又用你那个助手干什么? 古指大臣不忠于国事。后也泛指未尽助手之责。语出《论语.季氏》:“危
同“列子御风”。清赵执信《顺流下十八滩》诗:“我身列御风,舟子僚弄丸。”
《易.乾传》九五“疏”:“蚕吐丝而商弦绝,铜山崩而洛钟应。”(见《佩文韵府》卷八四“洛钟应”下引)《世说新语.文学》“殷(殷仲堪)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上文殷问远公《易》何以为体?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