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歌五袴”。指地方官的惠民善政。唐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初,仆射太原公,以子房之帷幄布泉城,以叔度之袴襦纩泉民,而谓竺乾之道与尼 聃鼎。”清赵翼《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诗:“岂有袴
原指孔子对于进退去留,没有成见,该怎样就怎样。后泛指对事依违两可,没有主见。孔子在提到古代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等人时评论说,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可以说得上是不动摇自己的信念,
同“华胥境”。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之五:“曲中青冢传新怨,梦里华胥失旧游。”
源见“伯牙鼓琴”。泛指能奏出妙曲的琴。唐寒山《三字诗》之四:“泉声响,抚伯琴。有子期,辨此音。”【词语伯琴】 汉语大词典:伯琴
同“一箭下聊城”。笴,代指箭。清文廷式《翠楼呤.岁暮江湖》词:“一笴能下聊城,算不如呵手,试拈梅朵。”
源见“哀鸿”。形容饥民哀号求食的惨状。清吴嘉洤《荛言呈林少穆抚部》诗:“往者值祲岁,居民惨鸿嗸。”【词语鸿嗸】 汉语大词典:鸿嗸
源见“共工触柱”。比喻力大无穷。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触山之力无以抗,倒日之诚弗能感。”【词语触山】 汉语大词典:触山
同“小奚奴”。清张岱《陶庵梦忆.冰山记》:“是夜席散,余填词督小奚强记之。”【词语小奚】 汉语大词典:小奚
源见“衣钵相传”。本指袈裟、饭盂,引申指佛家师徒传授之法器。唐崔颢《赠怀一上人》诗:“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清张尔岐《蒿庵闲话》卷一:“六祖衣钵,传自达摩,藏广东 传法寺。衣本西方诸佛传法信器,钵
《三国志.蜀书.伊籍传》:“伊籍字机伯,山阳人。少依邑人镇南将军刘表。表卒,遂随先主南渡江,……为左将军从事中郎。……遣东使于吴,孙权闻其才辩,欲逆折以辞。籍适入拜,权曰:‘劳事无道之君乎?’籍即对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