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祖龙”。指改朝换代的征兆。明杨珽《龙膏记.藏春》:“缘何璧返滈池君,却讶去来无定。”
源见“卧薪尝胆”。指春秋时越王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唐刘驾《姑苏台》诗:“勾践饮胆日,吴酒正满杯。”
源见“小时了了,大不必佳”。指儿童才华出众。清唐孙华《英孙》诗:“小时聪了大不然,乃知此语非欺谩。”
源见“床头周易”。指人怀才隐德,不合流俗而不被人理解。元郑元祐《顾氏绿阴亭》诗:“湛痴元自能谈《易》,嵇锻何妨善鼓琴。”
同“遗金满籯”。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张孟词贡士》:“五车便炙輠,三箧富遗籯。”【词语遗籯】 汉语大词典:遗籯
源见“书同文,车同轨”。表示统一国家。《晋书.谢安传》:“安方欲混一文轨,上疏求自北征。”
战国韩非《韩非子.喻老》:“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胖)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消瘦
《三辅皇图》卷四《苑囿》:“武帝立子据为太子,为太子开博望苑以通宾客。《汉书》曰:‘武帝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太子冠,为立博望苑,使之通宾客从其所好。’又云:‘博望苑在长安城南,杜门外五里有遗址。’
同“豫且网”。明张煌言《放歌》:“方壶圆峤兮,聊税驾以埋名;岂神龙鱼服兮,罹彼豫且之罾。”
源见“沧海横流”。比喻时世动乱不安。宋陆游《往事》诗:“海内横流日,吾犹及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