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结髦忘忧

结髦忘忧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性好结眊,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眊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眊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

刘备屯军樊城时,无聊烦闷则用牦牛尾结为饰物。后以“结髦忘忧”喻潜伏侍机再起之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八十一《六言》诗:“爱马能成一癖,结髦可忘百忧。”


猜你喜欢

  • 鼎湖龙

    同“鼎湖飞龙”。唐李商隐《昭肃皇帝挽歌辞》之二:“始巢阿阁凤,旋驾鼎湖龙。”

  • 反经行权

    《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后以“反经行权”指为顺应形势,暂悖常道,采用变通做法。元施惠《幽闺记.招商谐偶》:“倘遇不良之人,无赖之辈,强逼为婚,非惟玷污了身子,抑且

  • 解风瓢

    源见“许由瓢”。表示隐者的傲世。元周权《接竹引泉》诗:“未能学许由,厌喧解风瓢。”【词语解风瓢】   汉语大词典:解风瓢

  • 扶摇直上

    源见“鲲鹏展翅”。形容急剧上升或喻仕途得志。唐李白《上李邕》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陈登科《赤龙与丹凤》一部十六:“从此,顾祝同的官运亨通,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偏正 形容快速上升,比

  • 无皂白

    源见“不分皂白”。比喻没有是非标准。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上》:“孟轲以为人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弟於是何太无皂白邪!”《聊斋志异.新郑狱》:“公以无质实,叱去之。二人下,皆以官无皂白。”【词语无皂白】

  • 鵷行

    同“鸳行”。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凤阙分班立,鵷行竦剑趋。”【词语鵷行】   汉语大词典:鵷行

  • 鳌丘

    同“鳌峰”。唐王勃《拜南郊颂》序:“负鳌丘而峻壁,据鼋壑而深沟。”【词语鳌丘】   汉语大词典:鳌丘

  • 槐庭

    源见“三槐九棘”。指三公之位。亦指三公一类的高官。《晋书.王戎王衍传论》:“濬冲善发谈端,夷甫仰希方外,登槐庭之显列,顾漆园而高视。”南朝 齐王俭《褚渊碑文》:“出参太宰军事,入为太子洗马,俄迁秘书丞

  • 袒缚

    源见“面缚舆榇”。谓脱光上衣,缚手于背,表示战败投降。唐贾至《虎牢关铭》:“太宗据之以拒河朔,克擒丑夏,伪郑袒缚而请命。”【词语袒缚】   汉语大词典:袒缚

  • 岘亭碑

    同“堕泪碑”。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心摇汉皋珮,泪堕岘亭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