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扇思母
南朝宋张敷怀念亡母的故事。《宋书.张敷传》:“生而母亡,年数岁,问知之,虽童蒙,便有感慕之色。至十岁许,求母遗物,而散施已尽,唯得一扇,乃缄录之。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
南朝宋张敷怀念亡母的故事。《宋书.张敷传》:“生而母亡,年数岁,问知之,虽童蒙,便有感慕之色。至十岁许,求母遗物,而散施已尽,唯得一扇,乃缄录之。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
源见“燕巢于幕”。形容处境极其危险。唐李商隐《上尚书范阳公启》:“隘佣蜗舍,危托燕巢。”
源见“景阳井”。指陈后主亡国沉井。元白朴《夺锦标》曲:“惆怅龙沉古井,石上啼痕,犹点胭脂红湿。”
《后汉书.列女传.皇甫规妻》载:规妻善文能书。规卒时,妻犹年盛而色美。董卓为相,以重礼聘娶,规妻乃轻服诣卓门,辞请。卓威逼之曰:“孤之威教,欲令四海风靡,何有不行于一妇人乎!”规妻知不免,乃立骂卓。遂
晋.王嘉《拾遗记》卷九《晋时事》:“又屑沉水之香为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无迹者赐以真珠百琲;有迹者节其饮食,令身轻弱。故闺中相戏曰:‘尔非细骨轻躯,安得百琲真珠。’……”晋.石崇用香为尘末,布
同“庐山面目”。清杨伦《〈杜诗镜铨〉序》:“今之杜诗,汩于谬解,多有诗义本明,因解而晦,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见“庐山真面目”。清·杨伦《〈杜诗镜铨〉序》:“今之杜
同“三折肱为良医”。唐刘禹锡《学阮公体》诗之一:“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原为孟子颂扬仁政之语,后则泛指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孟子认为,尊重和使用士人,发展工商,减免赋税等五项是衡量一个国君是否实行“仁政”的五项标准。他说,如果能做到上述五点,那么,邻国的老百姓便会对那
同“巨卿哭”。明李东阳《畏吾村先墓忽枉刘司马见过感而有诗》:“巨卿白马期能到,范叔绨袍义可忘。”
同“三字沉狱”。林百举《吊新中华报故址》诗:“罗织方衔三字冤,狼烟又扫千军杰。”
源见“覆酱瓿”。即酱瓮。形容著作的价值不为人所认识。唐陆龟蒙《袭美题郊居次韵》之八:“莫问盐车骏,谁看酱瓿《玄》?”【词语酱瓿】 汉语大词典:酱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