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羿射九日

羿射九日

淮南子.本经训》:“逮尧之时,十日拜出,焦稼禾,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㺄(yàyú,传说中的食人猛兽)、凿齿(传说中的怪兽)、九婴(传说中的九头水火怪)、大风(凶禽)、封豨(大野猪)、修蛇(长大的蟒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南方水泽名)之野,杀九婴于凶水(北方水名)之上,徼大风于青丘(东方地名)之泽,上射十日(高诱注:十日拜出,羿射去九)而下杀猰㺄,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中原地名)。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山海经》亦载此事,不详。

这是古代一个神话故事,说的是尧的时候,天上出了十个太阳,暴烈的日光把草木庄稼都晒得枯焦了,人们没有一点吃的东西;再加上郊野之外有许多凶禽猛兽危害百姓;使那时人民的生活痛苦极了。尧为了救民于水火,便找到一位善射的英雄——羿,让他除灭这些祸患。羿十分勇武,不仅杀灭了各种各样的毒蛇猛兽,而且一口气把天上的太阳也射掉了九个。灾害消除了,万民才得安居乐业。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羿上射九日,下斩猛兽,消除灾害,造福万民,他是古代一位伟大的英雄。后常以“羿射九日”的典故比喻威武雄豪的壮举。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主谓 传说中的英雄羿射下九个太阳。据《淮南子·本经训》载: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树木庄稼都晒死了,老百姓没有东西吃。尧就让羿用弓箭去射太阳,他射掉了九个,留下一个。一说,羿射十日。△褒义。用以描写某种巨大力量或英雄气概。→羿射十日


【典源】《艺文类聚》卷一引 《淮南子》:“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乌皆死,堕羽翼。”《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㺄 (yayu)、 凿齿、 九婴、 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㺄……万民皆喜, 置尧以为天子。”汉·高诱注:“十日并出,羿射去九。”《庄子·秋水》唐·成玄英疏:“山海经云,羿射九日,落为沃焦。”

【今译】 传说唐尧之时,天上有十个太阳 (其中有阳乌) 一同升出,将草木庄稼都晒得焦枯,百姓饥饿无食。另外还有不少毒蛇猛兽,都成为百姓之害。唐尧于是派英雄后羿去搏杀这些恶兽,并射掉九日,为民除害。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神人、勇士的壮举; 或用以形容日烈天旱。

【典形】毙日、九日落、九乌、弯弓射乌、夏羿弓、羿弓、羿射九日落,羿中九乌、尧射十日、羿落九乌、射日落。

【示例】

〔毙日〕 南朝梁·江淹 《遂古篇》:“十日并出,尧之问兮。羿迺毙日,事岂然兮。”

〔九日落〕 清·顾炎武《书女娲庙》:“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

羽。”

〔九乌〕 明·陈子龙《白日行》:“九乌纷纷落何处,六龙万古当长空。”

〔弯弓射乌〕清·徐夔《苦热》:“弯弓射乌堕羽翼,此事荒远疑传伪。”

〔夏羿弓〕 南朝梁·刘孝威《乌生八九子》:“尚逢王吉箭,犹婴夏羿弓。”

〔羿弓〕 清·丘逢甲 《岁暮杂感》:“八风裂竹乖伦律,九日争桑拒羿弓。”

〔羿射九日落〕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羿中九乌〕 宋·梅尧臣《高阳关射亭》:“更如羿中九乌毙,独见杲杲明扶桑。”


【词语羿射九日】  成语:羿射九日汉语词典:羿射九日

猜你喜欢

  • 易牙淄渑

    《列子.说符》:“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淄和渑的水异味,但一混合就不容易尝出来了。孔子说:“虽然淄渑的水混合后难以辨别,只有易牙(齐桓公的宠臣,善于调味)一尝

  • 赭污

    《汉书.张敞传》载:“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敞为京兆尹视事后,访知偷盗酋长数人,皆召见,赦其罪,以为吏,遣归休。“偷长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

  • 题凡鸟

    同“题凤”。唐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词语题凡鸟】   汉语大词典:题凡鸟

  • 眠牛胜地

    同“牛眠地”。唐司空图《蒲帅燕国太夫人石氏墓志》:“眠牛胜地,兆永继于公侯。”

  • 胸吞云梦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张曲江语人曰:‘学者常想胸次吞云梦泽,笔头涌若耶溪,量既并包,文亦浩瀚。’”原是唐代张九龄论及文人气度的话,后用以比喻文人胸怀开阔,气势磅礴。主谓 云梦,古泽薮名。通常

  • 起自东山

    源见“东山再起”。谓重新出仕。宋李廷忠《庆清朝.上楼大参》词:“天启重光,地钟上瑞,有人起自东山。”

  • 二俱亡羊

    源见“臧穀亡羊”。喻事况虽异而结局相同。宋范成大《竹下》诗:“我亦縻斗升,三年去丘壑。二俱亡羊耳,未用苦商略。”【词语二俱亡羊】  成语:二俱亡羊

  • 阿娇

    《史记.外戚世家》:“初,上为太子时,娶长公主女为妃。立为帝,妃立为皇后,姓陈氏。”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汉武故事》云‘后名阿娇’,即长公主嫖女也。”汉景帝姊长公主嫖的女儿名叫阿娇,姓陈。武帝为

  • 畅毂

    即长毂,兵车。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古代兵车的毂长于大车的毂。《诗.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毛传:“畅毂,长毂也。”宋朱熹《集传》:“大车之毂一尺有半,兵车之毂长三尺二寸,故兵车曰畅毂。”

  • 曲道士

    同“曲生”。宋陆游《初夏幽居》诗之二:“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词语曲道士】   汉语大词典:曲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