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

比喻富于经验的人能够在工作中起引导作用。春秋时期,管仲、隰朋二人随同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天出征,到冬天才返师回国。由于历时较久,归国途中迷了路。管仲出主意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用的。于是将老马放在前面带路,大队人马在后随行,终于找到了道路,回到齐国。

【出典】: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例句】:

宋·毛滂《东堂集》2《寄曹使君诗》:“请同韶濩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 清·黄景仁《两当轩集》3《立秋后二日诗》:“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主谓 老马认得走过的道路。语本《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以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比喻经验丰富的人办事富有成效。汉水《勇往直前》:“他说:我是一匹老马了,然而俗话说得好,‘~’。”△多用于有经验的人。→驾轻就熟 ↔少不更事 老不晓事。 也作“识途老马”、“识涂老马”。


【典源】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今译】 春秋时,管仲等随齐桓公北伐孤竹国,春天进发冬天返回,迷失道路。管仲说:“这时用得上老马的智慧了。”于是放开老马让它走在队伍前头,找到归路。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富有经验阅历。

【典形】 存老马、孤竹马、老马识途、老马知道、老马知路、识途老马、自谙深碛路、老马迷路。

【示例】

〔存老马〕 唐·杜甫《江汉》:“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孤竹马〕 清·黄景仁《满江红》:“识路漫夸孤竹马,问名久似辽东豕。”

〔老马识途〕 清·黄景仁《立秋后二日》:“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老马知道〕 唐·杜甫《观西安兵过》:“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

〔老马知路〕 宋·陆游《东窗遣兴》之三:“老马漫知路,钝锥宁出囊。”

〔识途老马〕 清·钱谦益《夜过磨盘岭》:“攫食饥乌心未饱,识途老马足堪扪。”


【词语老马识途】  成语:老马识途汉语词典:老马识途

猜你喜欢

  • 指鹿为马

    赵高专权,故意把鹿说成是马,以测验秦二世和群臣对于服从自己主张之态度如何?后以此典比喻飞扬跋扈,颠倒是非,打击异己。赵高(?——前207年),原是赵国贵族,通狱法,入秦宫为宦官,管事二十多年,任中车府

  • 沾寒具

    源见“桓玄寒具油”。谓沾上食物的油污。形容观赏书画,小心珍爱。清唐孙华《和同年狄向涛太史园居》:“书画任摩挲,但勿沾寒具。”

  • 次仲化鸟

    晋.葛洪《神仙传.王次仲》:“王次仲变篆为隶,始皇召之,不至,将杀之。次仲化为大鸟,振翼而起。使者拜曰:‘无以复命,恐见诛。’乃以三大翮堕使者。始皇因名其山日落翮山。”又见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三“㶟水

  • 治国务去草

    《左传.隐公六年》:“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能使殖,则善者信矣。’”周大夫周任说:“一位身负治国大任的人,见到恶就要象农民锄草一样连根除去,绝不能让它

  • 扇风

    同“扇逐仁风”。前蜀贯休《别卢使君》诗:“扇风千里泰,车雨九重闻。”【词语扇风】   汉语大词典:扇风

  • 锦字书

    源见“织锦回文”。原指前秦苏蕙给丈夫的织锦回文诗,后多用以指妻子给丈夫的表达思念之情的书信。元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上:“毛友龙 达可未第时,其内子寄以诗云:‘剔烛亲封锦字书,拟凭归雁寄天隅。’”【词语

  • 王述面壁

    《晋书.王述传》:“述字怀祖。……但性急为累。……既跻重位,每以柔克为用。谢奕性粗,尝忿述,极言骂之。述无所应,面壁而已。居半日,奕去,始复坐。人以此称之。”晋谢奕是谢安之兄,性情粗鲁,一次王述因事引

  • 祖龙

    祖:开始。龙:皇帝之象征。 此典暗指秦始皇。后以此典借指秦始皇;或形容秦始皇即将死亡。始皇帝三十六年(前211年),秋天,有使者从关东(今陕西潼关以东)夜间路过华阴平舒(今陕西华阴县西北渭水边上)道路

  • 吹笙跨鹤

    源见“王乔控鹤”。喻指得道成仙。宋陆游《自咏》:“吹笙跨鹤何时去,剩欲平章太华秋。”

  • 不谋而合

    亦作“不谋而同。”事先未经商量,而意见相同或行动一致。宋代苏轼《六一居士集序》:“士无贤不肖,不谋而同曰:‘欧阳子,今之韩愈也。’”欧阳子:指欧阳修,子是尊称。清代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二:“诗人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