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后因称三夜以上或三天左右时间为“信次”。南朝 宋谢灵运《作离合》诗:“古人怨信次,十日眇未央。”南朝 梁何逊《宿南洲浦》诗:“违乡已信次,江月
《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孔传:“偏,不正;陂,不平。”《吕氏春秋.贵公》引作“无偏无颇”。谓偏向一方;不公平,不公正。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内偏颇于妻子,外僭惑于知友。”唐杜甫《秋行
源见“江淹梦笔”。谓文才出众。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诗:“雕章五色笔,紫殿九华灯。”【词语五色笔】 汉语大词典:五色笔
源见“朱云折槛”。指忠直之臣犯死直谏。唐杜甫《闻高常侍亡》诗:“致君丹槛折,哭友白云长。”【词语丹槛折】 汉语大词典:丹槛折
汉.班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君平(严遵)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
他的仁德像天一样广大。 旧时歌颂帝王的谀辞。语出《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其仁如天。”宋.曾巩《范贯之奏议集序》:“仁宗之所以其仁如天,至于享国四十余年,能承太平之业者,由是而已。”
源见“梅花妆”。指描梅花装点的额头。宋葛立方《满庭芳.簪梅》词:“君知否,寿阳额上,不似鬓边春。”
同“碑沉汉水”。唐杨巨源《襄阳乐》诗:“碑沉楚山石,珠彻汉江秋。”
《晋书.郗超传》:“时愔在北府,徐州人多劲悍,温恒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深不欲愔居之。”后因以“京口酒”称烈酒。唐罗隐《第五将军于余杭天柱宫入道因题寄》诗:“瓦榼尚携京口酒,草堂应写颍阳书。”胡蕴
源见“樗散”。里中不材之木。喻无用之材。姚锡钧《答亚子》诗之一:“我侪社木樗,于世良鲜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