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舌尚在

舌尚在

指张仪未显时,被疑为盗挨打,回家问妻子,只要“舌尚在”,就足有将来游说诸侯的机遇。后以此典比喻有才识的人不因身处逆境而壮志消沉。 张仪(?——前310年),战国时魏国(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曾服事鬼谷先生,学习游说之术。张仪学习完毕,就去各国游说。他曾跟随楚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张仪,便说:“张仪贫穷,没有德行,一定是他偷了相国之玉璧。”大家一同捉住张仪,拷打了几百下,张仪不服,只得释放他。张仪的妻子说:“唉!您不去读书游说,哪会遭受这样侮辱呢?”张仪对他妻子说:“你看我舌头还在不在?”他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呢。”张仪说:“这就够了。”形容游说诸侯,还有博取功名的条件。此典又作“三寸犹在”、“留舌”、“张仪舌”、“舌存”、“舌在”、“仪舌”、“吾舌在”、“纵横舌”、“张仪舌在”、“我舌问妻孥”。

【出典】:

史记》卷70《张仪列传》2279页:“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战国七雄之一,国都郢〔yǐng影,今湖北江陵西北〕)相(楚令尹昭阳)饮,已而(不久)楚相亡璧(玉器,平圆形,中有孔。贵族朝聘、祭祀、丧葬之礼器,也作装饰品),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luè略,拷打)笞(chī痴,用竹板、荆条打)数百,不服,(shì释,通“释”)之。其妻曰:“嘻(悲叹)!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fǒu否,通“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例句】:

唐·王维《关秘书晃监还日本诗序》:“三寸犹在,乐毅辞燕而未老;十年在外,信陵归魂而逾尊。” 唐·李白《赠范金乡》之一:“只应自索漠,留舌示山妻。” 李白《赠崔侍御》:“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舄吟。” 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齿落本是无心人,舌存耻作穷途哭。”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耳垂无伯乐,舌在有张仪。” 唐·张祜《贫居遣怀》:“但令吾舌在,何畏不封侯。” 宋·苏轼《二公再和亦再答之》:“幸有纵横舌,说剑起慵懦。” 宋·辛弃疾《满江红·送汤朝美自便归》:“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 明·唐寅《漫兴》之七:“苏秦扪颊犹存舌,赵壹探囊已没钱。” 明·袁宏道《别黄道元信笔题扇上》:“舌在即王侯,文成足歌咏。” 清·刘献廷《幽居》之七:“学易忘年老此生,张仪舌在悔纵横。” 清·计东《任丘道中回望西山有感》:“内廷传甲第,我舌问妻孥。”


猜你喜欢

  • 广陵涛

    参见:观涛【词语广陵涛】   汉语大词典:广陵涛

  • 以义割恩

    和“大义灭亲”的意思相近。指为了大义,而割断私恩。《汉书.孝成赵皇后传》:“恩之所不能已者,义之所割也。”颜师古注:“言以义割恩也。”偏正 义,道义。用大义割绝私恩。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汉书·孝成赵

  • 弋人空慕

    同“弋慕鸿”。明高启《沁园春》词:“须高举,教弋人空慕,云海茫然。”

  • 左氏娇女

    源见“左家娇女”。指晋左思的《娇女诗》。唐李颀《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朝吟左氏《娇女》篇,夜诵相如《美人赋》。”

  • 生吞

    同“生吞活剥”。柳亚子《论诗》诗:“一卷生吞杜老诗,圣人伎俩只如斯。”鲁迅《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二》:“可惜有些‘艺术家’,先前生吞‘琵亚词侣’,活剥‘蕗谷虹儿’,今年突变为‘革命艺术家’,早又顺

  • 平津

    源见“东阁招贤”。公孙弘封平津侯。后以“平津”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吏。前蜀贯休《酬韦相公见寄》诗:“空讽平津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门么?”【词语平津】   汉语大词典:平津

  • 倒持太阿

    太阿:又作泰阿,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名匠欧冶子所铸造。倒拿着宝剑,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轻易把权柄送交别人,使自己反遭其害。语出自西汉梅福给汉成帝的上书。西汉人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

  • 豹隐山雾

    同“豹隐南山雾”。明陆采《怀香记.京邸遇旧》:“羡郎君器宇堂堂,更德性谦虚慨慷。据今朝豹隐山雾,到他年龙翔云浪。”

  • 青紫可拾

    同“青紫拾芥”。唐沈既济《枕中记》:“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

  • 望尘不及

    《庄子.田子方》:“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也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颜回问老师孔子说:“您慢走,我也慢走;您快走,我也快走;您奔驰,我也奔驰;您要飞快奔而不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