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范雎绨袍

范雎绨袍

雎(suī绥):此处用于人名。绨(tí提)袍:厚绸做的长袍。此典指须贾赠送范雎厚绸长袍。后以此典比喻同情和馈赠穷困中的朋友;也比喻寒士生涯;或比喻不忘旧交。范雎(?——前255年),一作范且。据清代钱大昕《通鉴注辨正》、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作范雎,字叔。战国时曾为魏中大夫须贾的门客。一次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听说范雎有才能,赠给他礼物,须贾因此怀疑范雎私通齐国,报告魏相,使范雎遭到毒打,险丧性命。以后范雎出逃到秦国,任秦相。范雎已经做了秦国宰相,秦国人叫他张禄,可是魏国不知道,以为范雎早就死了。魏国听说秦国将要向东进攻韩国和魏国,就派须贾到秦国去。范雎听到这件事,就隐瞒自己身份,乔装打扮,穿着破衣,从偏僻小路走到宾馆,会见须贾。须贾见到他就惊讶地说:“范叔原来没有遇难啊!”范雎说:“对。”须贾笑着说:“范叔是到秦国来游说的吗?”范雎说:“不是。我前些日子得罪了魏国宰相,所以逃到这里来,哪里还敢游说!”须贾说:“现在范叔做什么事呢?”范雎说:“我给人家当雇工。”须贾心里怜悯他,留他坐下,一道喝酒吃饭,说道:“范叔贫困得象这样啊!”就拿出一件厚绸袍子送给他。此典又作“绨袍赠”、“赠袍”、“绨袍”、“恋恋绨袍”、“范叔袍”、“绨袍故”、“范叔寒”、“一寒如此”、“有意袍”、“赠绨袍”、“范寒”、“绨袍恋恋”。

【出典】:

史记》卷79《范雎蔡泽列传》2413、2414页:“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dǐ底,招待宾客之馆舍),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yàng样,病)乎!’范雎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通“佣”,雇工)赁(lìn蔺,被人雇佣)。’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绨袍以赐之。”

【例句】:

唐·高适《咏史》:“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唐·杜甫《王阆州筵奉酬》:“吾舅惜分手,使君寒赠袍。” 唐·岑参《尚书念旧垂赐袍衣》:“绨袍更有赠,犹荷故人怜。” 宋·王安石《和耿天骘》:“故人恋恋绨袍意,岂为哀怜范叔寒。” 宋·苏轼《雪诗》之三:“半夜欺陵范叔袍,更兼风力助威豪。” 宋·黄庭坚《和答魏道辅寄怀》:“谅无绨袍故,尽是白头新。” 宋·陈师道《简杨安国》:“侯门谁预识冯谖,岁晚宁知范叔寒。” 宋·范成大《再游上方》:“范叔一寒如此,刘郎前度重来。” 清·徐文烜《浙东别友人》:“感君多意气,不必赠绨袍。” 清·黄景仁《赠陈秋士》:“投布识范寒,分金补颜空。” 黄景仁《丰乐楼·闻龚梓树携宝之河南》:“当年落魄,头蒙败絮,身被短褐,非足下,绨袍恋恋何人者?”


猜你喜欢

  • 云谲波诡

    《文选》卷七汉.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摧嗺(音suī,摧嗺,林木崇积的样子)而成观。”谲,音jué。云谲波诡,意思是说像波浪和云彩一样变化莫测,原本是形容房屋建筑千姿百态。后常用指文笔变

  • 舌在

    《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持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

  • 千金报

    同“千金答漂母”。南朝 陈张正见《赋得韩信诗》:“野有千金报,朝称三杰名。”

  • 鹊填河

    同“鹊填桥”。唐白居易《和微之诗.和祝苍华》:“秃似鹊填河,堕如乌解羽。”清 叶衍兰《菩萨蛮.甲午感情》:“珊瑚金翡翠,滴尽鲛人泪。遗恨鹊填河,波斯得宝多。”【词语鹊填河】   汉语大词典:鹊填河

  • 肝胆胡越

    同“肝胆楚越”。《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一圈也。”其他 肝胆,喻近。而胡地在北,越地在南,两地远离。比喻虽近犹远。汉·刘安《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自其异者

  • 青丝白马

    青丝,青色的马缰绳。南朝梁普通年间,有童谣说:“青丝白马寿阳来。”后来侯景叛乱,果然乘坐白马,士兵都穿着青色衣裳。后以“青丝白马”喻指叛乱。侯景(503-552年)字万景,南朝梁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

  • 上书三千牍

    同“三千牍”。元揭傒斯《写兴五首寿吴大宗师》:“上书三千牍,长揖万乘君。”

  • 随何辩

    汉.司马迁《史记.黥布列传》:“汉王曰:‘孰能为我使淮南,令之发兵倍楚,留项王于齐数月,我之取天下可以百全。’随何曰:‘臣请使之。’……王(指九江王英布)见之。随何曰:‘……故楚不如汉,其势易见也。今

  • 南山豆

    源见“南山种豆”。比喻归隐的田园生活。宋刘克庄《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十绝》之九:“东门瓜与南山豆,谁道君恩薄故侯?”

  • 前胥后种

    源见“伍胥潮”。种,指越国文种。指忧国悲愤的忠良。清黄景仁《观潮行》诗:“吴颠越蹶曾几时,前胥后种谁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