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萧郎

萧郎

指称帝之前的梁武帝——萧衍。萧衍(464-549年),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萧衍博学多通,好筹略,有文武才干,当代名流无不推许。南朝齐时,萧衍曾任卫将军王俭的东阁祭酒,一到任就得到王俭的赏识和器重。王俭对卢江何宪说:“这位萧郎30岁之内定会作侍中(侍从皇帝,出入宫廷。初仅伺应杂事,南朝宋文帝时,始掌机要,梁、陈相沿地位极重,相当于宰相),日后其尊重无法形容。”果然,萧衍成了梁朝的建立者。此典后世常用作萧姓男子的美称,或指代女子的恋人。

【出典】:

梁书》卷1《武帝本纪上》2页“(萧衍)起家巴陵王南中郎法曹行参军(参军:官名,协理军务之职),迁卫将军王俭东阁祭酒。俭一见深相器异,谓庐江何宪曰:‘此萧郎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

【例句】:

唐·李益《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欲陈汉帝登封草,犹待萧郎寄内书。” 唐·窦巩《赠萧都官》:“萧郎自小贤,爱客不言钱。” 唐·于鹄《题美人》:“胸前空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 唐·崔郊《赠去婢》诗:“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宋·朱敦儒《浣溪沙·碧玉阑干白玉人》:“倚花吹叶忍黄昏,萧郎一去又经春。” 宋·刘仙伦《江神子》:“见无缘。恨无端。憔悴萧郎赢得带围宽。” 宋·刘学箕《贺新郎·代黄端夫》:“目断孤鸿沉双鲤,恨萧郎,不寄相思字。” 宋·高千里《木兰花》:“憔悴萧郎缘底瘦。那日花前相见后。”


【典源】 唐·范摅《云溪友议》 卷一:“有崔郊秀才者,寓居于汉上,蕴积文艺,而物产罄悬。亡何,与姑婢通,每有阮咸之纵。其婢端丽,饶彼音律之能,汉南之最也。姑贫,鬻婢于连帅,连帅爱之,以类无双。给钱四十万,宠盼弥深。郊思慕不已,即强亲府署,愿一见焉。其婢因寒食来从事家,值郊立于柳阴,马上涟泣,誓若山河。崔生赠之以诗曰:‘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或以“萧郎”为萧史,参见 〖弄玉吹箫〗。

【今译】 唐代有个秀才崔郊,寓居于其姑母家,与姑母的婢女私自通情。后姑母将婢女卖于贵官,崔郊十分思念,想方设法欲求一见。一次婢女因寒食节出门,遇到崔郊正站在路边柳荫下,婢女痛哭不已,发誓立愿。崔郊也十分伤感,作诗道:“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释义】 后以“萧郎”泛指女子所中意的男子、情人。

【典形】 憔悴萧郎、萧郎、萧郎风骨、萧郎漂泊、萧郎眼似刀、萧郎白马。

【示例】

〔憔悴萧郎〕 宋·刘儗《江神子》:“见无缘,恨无端。憔悴萧郎,赢得带围宽。”

〔萧郎〕 唐·于鹄《题美人》:“胸前宜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

〔萧郎漂泊〕 宋·周密《清平乐》:“自是萧郎漂泊,错教人恨杨花。”

〔萧郎眼似刀〕 宋·范成大《次韵唐子光席上赏梅》:“惜无楚客歌成雪,空有萧郎眼似刀。”


【词语萧郎】   汉语词典:萧郎

猜你喜欢

  • 炊剑首

    源见“盲人骑瞎马”。形容极其危险。宋杨万里《过瘦牛岭》诗:“梦里长惊炊剑首,春前应许赋刀头。”【词语炊剑首】   汉语大词典:炊剑首

  • 劫灰

    同“昆明灰”。宋陆游《数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后始见》诗:“陈迹关心己亦悲,劫灰满眼更增欷。”清吕留良《〈赖古堂集〉序》:“忽焉,天地震荡,劫灰昼飞,猿鹤虫沙,苍黄类化。”【词语劫灰】   汉语大词典:劫灰

  • 汪罔骨轴

    源见“后至之诛”。咏异闻奇物。清黄景仁《涂山禹庙》诗:“汪罔骨轴专车抛,相柳血漉谷不苞。”

  • 浮云富贵

    源见“富贵浮云”。指变化无常、不足为重的富贵利禄。宋张孝祥《醉蓬莱.为老人寿》词:“问人间荣事,海内高名,似今谁比?脱屣归来,眇浮云富贵。”亦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老残游记》六回:“自己一生契重

  • 麈尾之诲

    源见“麈尾清谈”。敬称高明的教诲。宋陆游《答薛参议启》:“某久疏麈尾之诲,喜闻鹢首之来。”【词语麈尾之诲】  成语:麈尾之诲汉语大词典:麈尾之诲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雨应时而降。表示时机正好。语出唐.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赵致真《陈巧姑》(《芳草》1982年7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巧姑多么‘巧’啊,在

  • 屏翰

    源见“藩垣”。借指卫国重臣。唐韩愈《楚国夫人墓志铭》:“公居河东,子在鄜畤,为王屏翰,有壤千里。”亦比喻屏障辅翼。《明史.张翀传》:“国家所恃为屏翰者,边镇也。”【词语屏翰】   汉语大词典:屏翰

  • 堕驴一笑

    同“陈抟堕驴背”。清 吴用威《纪事》诗:“叩马六军成此句,堕驴一笑是何年?”

  • 圣神文武

    《书.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孔传:“圣,无所不通;神,妙无方;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以“圣神文武”为称颂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词。康有为《大同书》戊部一章:“身女子也,则虽圣神文

  • 祸福倚伏

    谓祸与福常相因而至。语出《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明 李贽《与焦弱侯书》:“此非反人情之常也,盖祸福常相倚伏,惟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