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者民之本
亦作“衣食为本”。衣服与食物是人民生活的根本。《盐铁论.力耕》:“故衣食者民之本,稼穑者民之务也,二者修,则国富而民安也。”
亦作“衣食为本”。衣服与食物是人民生活的根本。《盐铁论.力耕》:“故衣食者民之本,稼穑者民之务也,二者修,则国富而民安也。”
同“朱陈之好”。明唐顺之《贺氏孙杨二妻墓志铭》:“孙 贺皆丹阳巨族,而杨之族亦望于无锡,故二孺人相继归于贺氏,有朱 陈之睦焉。”【词语朱陈之睦】 成语:朱陈之睦汉语大词典:朱陈之睦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载:古代中印度 迦兰陀有竹林,迦兰陀归佛后,即以竹园奉佛立精舍,为如来说法的场所。竹林精舍就是古代印度最初的寺院。“竹林园”即指竹林精舍。泛指佛教寺院。唐韦应物《寓居沣上
旧:旧交,老朋友。一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形容彼此志趣相同,意气相投。典出晋张华事迹。张华(232-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省固安县南)人。少孤贫好学,器识弘扩,博闻强记,时人比之春秋时郑国
《太平御览》卷九二三引《幽明录》(南朝宋.刘义庆撰):“晋司空桓豁在荆〔州〕,有参军五月五日剪鸜鹆舌(按:剪字原在五月五日前,此据他书引文改正),教令学语,遂无所不名。顾参军善弹琵琶,鸜鹆每立听移时,
同“一分流水二分尘”。元钟嗣成《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四时佳兴.春》曲:“叹芳辰,已三分,二分流水一分尘。”
《诗经.邶风.式微.序》:“《式微》,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东汉.郑玄笺:“黎侯为狄人所逐,弃其国而寄于卫。”《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
《史记.封禅书》:“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比翼鸟即鹣,比目鱼即鲽。后以“西鹣东鲽”代称四海珍异之物。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封禅》:“然则西鹣东鲽,南茅北黍,空谈非征,勋德而已。”并列 鹣
源见“望夫石”。喻指一去不返。元贡师泰《挽陈尧》诗:“望夫化去孤石裂,死与韩凭誓同穴。”
唐.徐凝《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唐.徐凝在咏庐山瀑布时,用界破青山来说明瀑布把山劈分两半,十分形象地刻画出瀑布从天而降的磅礴气势。后因用为咏瀑
《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无情耳。夫任自然而忘是非者,其体中独天真而已。”后因以“槁木死灰”形容对世事无动于衷或毫无生气。《朱子语类》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