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裙屐少年

裙屐少年

北史.邢峦传》:“峦(字洪宾,少年好学,博览书史,有文才干略,官至殿中尚书)表曰:‘扬州、成都,相去万里,陆途既绝,唯资水路。水军西上,非周年不达。外无军援,一可图也。益州顷经刘季连反叛,邓元起围攻,仓库空竭,无复固守之意,二可图也。萧深藻(《北史》唐讳,改“渊”为“深”)是裙屐少年,未洽(合)政务,今之所任,并非宿将重名,皆是左右少年而已,三可图也。……’”

裙,下裳;屐,木鞋。裙屐是六朝贵游子弟的衣着。“裙屐少年”是对胸无大志,不谙政务、专尚衣饰的青少年的轻视之语。

聊斋志异.锦瑟》:“沂人王生,少孤,自为族。家清贫;然风标修洁,洒然裙屐少年也。”


偏正 裙,下裳。屐,木屐,即木做的鞋。只讲究外表修饰的华丽,而没有实干才能,不能担当重任的富贵子弟。《北史·邢峦传》:“萧深藻是~,未洽政务。”△贬义。多用来形容徒有其表的年轻人或纨袴子弟。


【词语裙屐少年】  成语:裙屐少年汉语词典:裙屐少年

猜你喜欢

  • 憎家鸡

    源见“家鸡野雉”。喻贱近贵远,不喜欢家传的书法技艺。宋黄庭坚《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小时双钩学楷法,至今儿子憎家鸡。”

  • 重九登高

    晋周处《风土记》:“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南朝 梁吴均《续齐谐记.重阳登高》:“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

  • 掷地作金石声

    掷:投,扔。金石:这里指钟磬一类乐器,声音清脆悦耳。 扔在地上发出钟磬般的声音。 比喻文辞优美,声调铿锵。语出《晋书.孙绰传》:“尝作《天台山赋》,以示友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 震地瓦声

    同“武安振瓦”。清 丘逢甲《疾风甚雨海山苍茫》诗:“震地瓦声飞汉屋,雨空鞭血断秦桥。”

  • 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诗,便不会说话。 古人认为“诗以言志”,不学诗就无从表达自己的志趣。语出《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里波《诗里诗外》(《长江日报》

  • 渭城三叠

    同“阳关三叠”。清陈维崧《满江红.将发梁溪酒后与吴薗次》词:“奈匆匆欲唱《渭城三叠》,归去道场山下路,也应瘦了丹枫叶。”【词语渭城三叠】  成语:渭城三叠汉语大词典:渭城三叠

  • 千人唱,万人和

    千万人互相唱和。 形容音乐演奏场面盛大。语出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文心雕龙.事类》:“陈思王《报孔璋书》云:‘葛天氏之乐,千人唱,万人和,听者因以

  • 斩袪

    《左传.僖公五年》载:晋侯派遣寺人披(字伯楚)攻打蒲城,追杀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重耳“逾垣而走,披斩其袪”。杜预注:“袪,袂也。”孔颖达疏:“总名为袂,其袂近口,又别名为袪。此斩其袪斩其袖之末也。

  • 大槐安国

    唐代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有个叫淳于棼的人,一天醉卧槐树下,梦入大槐安国,娶公主,出任南柯太守,荣贵无比。后来公主死,他被遣归,梦醒后才知,所游其实是大槐树下的蚁穴。后代用来比喻富贵权势变幻无常

  • 沧海珠

    同“沧海遗珠”。唐杜甫《暮秋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盈把那须沧海珠,入怀本倚昆山玉。”宋苏辙《食鸡头》诗:“细嚼兼收上池水,徐咽还成沧海珠。”【词语沧海珠】   汉语大词典:沧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