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西河筑馆

西河筑馆

左传.昭公十三年》载称,春秋时,晋国与齐、宋、卫、郑、曹、邾、莒等国会盟于平丘(地在今河南省封丘县东南四十里)。晋人听信邾、莒的控诉(《左传.昭公十年》载:秋七月,鲁季平子伐莒取郠)不让鲁国参与订盟,并且虏去了秀孙如意(即鲁国大夫季平子),把他扣留在晋国。鲁国大夫子服惠伯(名子服椒,又名湫jiǎo又音qiū)通过中行穆子(即春秋时晋荀吴,晋平公时为大夫,谥穆)告语韩宣子(即春秋韩起,晋悼公时为卿,韩厥之子,谥宣子),批评晋国不应亲近邾、莒小国,却把鲁国推给齐、楚,认为这对晋国是没有好处的。于是韩宣子决定释放季孙如意。但是,子服惠伯却借机要晋与鲁订盟之后,再堂皇地释放季平子,不同意悄悄放回来就算了事。而韩宣子却认为那样做就等于承认晋国俘虏季平子的做法是错误的,于是采纳叔向(春秋时晋人羊舌肸,一名叔肸,字叔向,肸,音xī)的意见,派晋大夫叔鲋(即羊舌鲋,又名叔鱼)去说服季平子,请他立即答应回到鲁国去。

“叔鱼见季孙,曰:‘……鲋也闻诸吏,将为子除馆于西河(除,修治;馆,馆舍;西河地在今陕西大荔、华阴一带,一说在山西离石。这句是说把你将迁押到更远的地方。这是威吓),其若之何?’且泣(假作真情,更使平子信其诚)。平子惧,先归。”

这件事说的是:春秋时,晋国利用平丘之盟,俘虏了鲁国的季孙如意。后韩宣子采纳了中行穆子转达的鲁大夫的意见,准备与鲁和解,但又不打算在晋、鲁订盟后,再堂皇地释放季平子;故派叔鱼去欺蒙恫吓季平子,假说晋要在“西河筑馆”,将把他迁押到更远的地方去。平子因惧怕而上了当,先行回到鲁国,使晋国达到了目的。

后因以“西河筑馆”的典故,用指劝降或指投降。宋宇文虚中《在金日时作.遥夜沉沉满幕霜》诗:“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意在表示决不接受金人的欺诈劝降,自信能像汉苏武出使匈奴一样,守节不屈。


猜你喜欢

  •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道义:旧谓道德义理,现指道德正义。辣手:老辣之手。谓作文老练而有锋芒。 一副铁肩膀承担着道义的重任,一双老辣之手写出锋利的文章。 形容人坚持真理,敢想敢说,敢作敢为。语出明.杨继盛《大明湖铁公祠联

  • 沧浪濯

    源见“沧浪濯缨”。指表示洁身自好的《沧浪歌》。唐陆龟蒙《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背蓬》:“闲从翠微拂,静唱沧浪濯。”

  • 逐邓林日

    源见“夸父逐日”。指夸父追逐太阳未果弃杖化林事。形容行走疾速。宋梅尧臣《江邻幾暂来相见去后戏寄》诗:“疾驱似逐邓林日,不肯暂住行何穷?”

  • 秦百二

    同“秦关百二”。清赵翼《接同年陈兰江书知其官金华教授喜而有赋》诗:“歌袴尚传秦百二,诗筒好递浙西东。”

  • 浊酒贤

    源见“中圣人”。泛指美酒。唐独孤及《初晴抱琴登马退山对酒望远醉后作》诗:“今日羁愁破,始知浊酒贤。”

  • 得马失马

    源见“塞翁失马”。谓世事多变,祸福相依。宋黄庭坚《梦中和觞字韵》:“作云作雨手翻覆,得马失马心清凉。”见“得马生灾”。【词语得马失马】  成语:得马失马汉语大词典:得马失马

  • 酆剑

    见“丰剑”。【词语酆剑】   汉语大词典:酆剑

  • 七贤

    源见“竹林七贤”。泛指不同流俗的文人。唐卢纶《秋夜同畅当宿潭上西亭》诗:“圆月出山头,七贤林下游。梢梢寒叶坠,滟滟月波流。”【词语七贤】   汉语大词典:七贤

  • 雁鲤

    同“雁鱼”。叶玉森《得匪石叻书赋寄》诗:“牵我梦魂惟雁鲤,壮君诗胆有虬龙。”

  •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八佾,古代天子专用的舞乐),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春秋时,鲁国大夫季氏控制着鲁国的政局,权势很大,飞扬跋扈,任所欲为。他用八佾(八人一行叫一佾)六十四人在庭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