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以曒日
《诗.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曒日。”后因以“誓以曒日”谓同生死、共终生之誓言。《聊斋志异.黄九郎》:“女曰:‘能矢山河,勿令秋扇见捐,则唯命是听。’公乃誓以曒日,女不复拒。”
《诗.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曒日。”后因以“誓以曒日”谓同生死、共终生之誓言。《聊斋志异.黄九郎》:“女曰:‘能矢山河,勿令秋扇见捐,则唯命是听。’公乃誓以曒日,女不复拒。”
详见“多多益善”条。【词语韩信将兵】 成语:韩信将兵汉语大词典:韩信将兵
《尚书.夏书.禹贡》:“三邦底贡厥名,包匦菁茅。”“苞匦”的意思是用匣子包装。据《尚书》载,古代荆州一带有用匣子包装青茅(以之滤洒)进贡之习。后以“苞匦”代指贡物。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
《后汉书.许曼传》:“桓帝时,陇西太守冯绲始拜郡,开绶笥,有两赤蛇分南北走。绲令曼筮之。卦成,曼曰:‘三岁之后,君当为边将,官有东名,当东北行三千里。复五年,更为大将军,南征。’延熹元年,绲出为辽东太
汉刘向《说苑.指武》:“大之伐小,强之伐弱,犹大鱼之吞小鱼也。”后以“大鱼吃小鱼”比喻大欺小,强凌弱。姚雪垠《李自成》一卷十四章:“李过想了想,说:‘看情形,黑虎星一定还害怕咱们在此地住久了,会对他大
二名:指两个字的名字。偏:单个。 按照古代避讳的礼俗,对尊长的双字名,不可两字同说,但两字分说可以不避。这叫“二名不偏讳”。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名不偏讳”。郑玄注:“偏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子之
同“请缨”。唐白居易《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诗:“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词语请长缨】 成语:请长缨汉语大词典:请长缨
《左传.哀公二二年》:“冬,十一月,丁卯,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辞曰:“孤老矣,焉能事君?’乃缢,越人以归。”鲁哀公二二年(公元前四七一年),越国灭亡了吴国,越国派人叫吴王夫差住到甬东去,夫差辞谢说
同“冲斗剑”。宋王禹偁《赋得南山行送冯中允之辛谷冶按狱》:“是何屈子不知己,冲斗太阿教补履。”
《汉书.曹参传》:“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乎?吾是以先之。’”汉齐相曹参因接替汉萧何相国职位
同“涸辙之鲋”。唐钱起《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诗:“宦名随落叶,生事感枯鱼。”【词语枯鱼】 汉语大词典:枯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