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贾谊痛哭

贾谊痛哭

贾谊(前200-前168年)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文学家,时称贾生。20多岁就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升任太中大夫。后为大臣周勃、灌婴等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不久又任梁怀王太傅。当时,匈奴强盛,侵犯汉边界;天下刚安定下来,朝廷各项制度缺陋不全;各诸侯王骄纵犯上,甚至叛乱。贾谊多次上书文帝,为匡正时弊而出谋献策,说:“我分析当前政局形势,可为之痛哭的有一点,可为之流泪的有两点,可为之长叹的有六点,至于不合理的有害的方面,更是难以普遍列举了。”后来梁怀王刘胜从马上跌下摔死,贾谊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太傅职责而伤感,时常哭泣,结果年33岁就死去了。后以“贾谊痛哭”为典,或咏志士仁人忧国忧民,内心悲愤;或指感情激切地向君王上书陈事。

【出典】:

汉书》卷48《贾谊传》2221、2222、2230、2264页:“贾谊,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谊年二十余,为最少。”“文帝说(通“悦”)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似,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梁王胜坠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后岁余,亦死。贾生之死,年三十三矣。”

【例句】:

唐·杨炯《广溪峡》:“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唐·李白《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空余贾生泪,相顾共凄然。” 唐·杜甫《别蔡十四著作》:“贾生恸哭后,寥落无其人。” 唐·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唐·李商隐《安定城楼》:“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宋·苏轼《袁公济和刘景文登介亭诗》:“莫嫌冯唐老,终胜贾谊哭。” 宋·康与之《满江红·婺女潘子贱席上作》:“恸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 宋·陈叶筠《寄许子逊》:“偶过燕市悲歌地,曾上长沙痛哭书。” 明·陈子龙《会葬夏瑗公》:“惊涛不尽鸱夷血,痛哭空留贾傅书。” 清·赵执信《饮改之斋中观其近笔》:“策安太傅涕空挥,引罪舍人言屡讼。”


猜你喜欢

  • 廉蔺之迹

    源见“负荆请罪”。指顾全大局,消除个人恩怨的风范。《周书.文帝纪上》:“共追廉 蔺之迹,同慕寇 贾之风。”

  • 利用厚生

    《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孔传:“正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三者和,所谓善政。”后因以“利用厚生”称物有所用,民有所养。唐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齐景公之利用厚生

  • 痴肥瘦狂

    《南史.沈庆之传》附“沈照略”:“(昭略)尝醉,晚日负杖携家宾子弟至娄湖苑,逢王景文子约,张目视之曰:‘汝是王约邪?何乃肥而痴’。约曰:“汝沈昭略邪?何乃瘦而狂。’昭略抚掌大笑曰:‘瘦已胜肥,狂又胜痴

  • 望梅阁老

    源见“望梅止渴”。喻徒有虚名之闲官。唐白居易《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息因成长句以咏所怀》:“望梅阁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偏正 比喻徒有虚名之官。唐·白居易《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

  • 锥出囊

    同“锥脱囊中”。宋陆游《屏迹》诗之二:“养道褐怀玉,露才锥出囊。”

  • 曲突迁薪

    同“曲突徙薪”。柳亚子《恭谒孙先生之灵堂有感》诗:“曲突迁薪今已矣,一夫不杀血成江。”

  • 卖赋人

    源见“长门赋”。指汉司马相如。亦泛指文才极高之人。明李开先《宝剑记》三一出:“郎非卖赋人,妾岂听琴妇。”【词语卖赋人】   汉语大词典:卖赋人

  • 拂须

    《宋史》卷二八一《寇准传》:“初,丁谓出准门,至参政,事准甚谨。尝会食中书,羹污谁须,谓起徐拂之,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谓甚愧之。由是倾构(排挤,构陷)日深。”宋丁谓,字谓之,长

  • 卧理淮海

    同“卧淮阳”。唐刘禹锡《奉酬湖州崔郎中见寄五韵》:“行当衰暮日,卧理淮海边。”

  • 绛帐清风

    源见“韦幔传经”。谓才女传经讲学。宋苏轼《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柏舟高节冠乡邻,绛帐清风耸缙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