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赋能讽

赋能讽

汉书.司马相如传》:“相如以为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奏《大人赋》……相如既奏《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气游天地之闲意。”

汉武帝文学侍臣司马相如曾作《大人赋》,以讽仙家之虚妄,达到谏帝之迷神。但他笔法生花,铺张过甚,结果天子大悦,飘飘有若神仙出入云向之感。后以此喻以文谏讽之典。

宋.王安石《汉武》诗:“相如作赋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


猜你喜欢

  • 五色药

    《宋书.乐志三》三国魏文帝(曹丕)《折杨柳行》:“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三国魏.曹丕在《折杨柳行》中歌唱仙童赠五色丸药一枚,

  • 梅花面

    同“梅花妆”。宋向子諲《点绛唇》词:“冰雪肌肤,靓妆喜作梅花面。”

  • 捉鼻清吟

    源见“拥鼻吟”。借指纵情吟咏。清赵翼《答友》诗:“尚怜捉鼻清吟处,见笑人间湖海豪。”

  • 钟隶

    源见“钟繇笔”。称美三国 魏钟繇工隶书。南朝 梁周兴嗣《千字文》:“杜稿钟隶,漆书壁经。”【词语钟隶】   汉语大词典:钟隶

  • 风雨同舟

    源见“同舟共济”。比喻共同渡过困难。廖仲恺《辞财政部长职通电》:“诸公热诚毅力,十倍仲恺,当有善法,济此艰难。庶几风雨同舟,危亡共拯。”偏正 在风雨中同船渡河。比喻共同度过的难关。语本《孙子·九地》:

  • 无立足之地

    参见:无立锥之地见“无立锥之地”。【词语无立足之地】  成语:无立足之地

  • 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听其言而观其行”意谓听了一个人说的话,还要察看他的实际行动,观察他是否言行一致。其他听到他的话,便要考察他的行为

  • 文章憎命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憎:厌恶、恨。意谓文章写得好,而作者的命运往往不好。因为文人多敏于世事,有感发而为文,便难免触怒权贵,获逆鳞之罪。清.李宝

  • 楚人弓

    源见“楚弓楚得”。比喻失而复得之物。表示对得失的达观态度。宋叶適《陈同甫抱膝斋》诗之二:“宁为楚人弓,亡矢任挽踏;莫作随侯珠,弹射坠埃?。”清唐孙华《闲居写怀》诗:“忧喜塞翁马,得失楚人弓。时命苟不谐

  • 敲诗刻烛

    源见“击钵催诗”。指比试限时成诗。清杨夔生《浣溪沙》词:“郑婢萧奴亦捧心,敲诗刻烛一枝簪,是何滋味是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