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毛遂自荐”。喻出类拔萃者。元戴良《和陶渊明饮酒》之一:“东坡与子由,当是出囊颖。”
源见“绣衣持斧”。皇帝特遣的执法大臣所持之物。斧象征执法大权,节表示使者身份。明李材《悬瓠城歌》:“煌煌日月焕斧节,惨惨风云动鞬䩨。”【词语斧节】 汉语大词典:斧节
参见:角生鱼
源见“武城弦”。谓以礼乐治民。元石子章《竹坞听琴》三折:“你可甚端冕临三辅,调弦理万民。”
去:休弃。封建礼教规定休弃妻子,有所谓“七出”、“三不去”。无家可归者、为公婆守过三年丧者、娶时丈夫贫贱而后富贵者不能休弃,称为“三不去”。《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
同“炙手可热”。清 黄鷟来《咏怀》之一:“富贵有终时,热手空可炙?不如归蓬门,散发自闲适。”【词语热手】 汉语大词典:热手
同“整冠纳履”。晋 李阐《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正冠纳履之嫌,始终不蹈。”见“整冠纳履”。晋·李阐《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久要心许之信,夷险不爽,~之嫌,终始不蹈。”【词语正冠纳履
借指德才出众的兄弟。唐赵嘏《寄梁佾兄弟》诗: “桃李春多翠影重,竹楼当月夜无风。荀家兄弟来还去,独倚栏干花露中。” ●《后汉书 · 荀淑传》: “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阳人也……有子八人: 俭、绲、清、焘
同“倒屣”。宋苏轼《送表弟程六知楚州》诗:“里人下道避鸠杖,刺史迎门倒凫舄。”凫舄,地方官的鞋子。
同“书凭犬”。宋秦观《别程公辟给事》诗:“裘敝黑貂霜正急,书传黄犬岁将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