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

战国后期范雎为秦国筹画的一种外交策略,即联合远邦而攻伐邻近的国家。公元前272年,范雎自魏入秦。次年,向秦昭襄王献远交近攻之计。他说,大王您越过韩、魏领土而攻打强齐,不是好计策。出兵少,对齐国不构成威胁;出兵多了,则为秦国所力不能支。得了土地,秦国又不能占有,反而肥了韩、魏。您不如连结远邦而攻伐邻近的国家,所得土地不论多少,都会为秦国所有。现在舍近而攻远,实在是很笨的法子。他的这一建议为秦王所采纳,从而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出典】:

战国策·秦策》三《范雎至秦》:“雎曰:‘大王越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之则害于秦。……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

【例句】:

宋·朱熹《答王南卿》:“在彼不失为远交近攻之计,而外假存亡继绝之名,又足以使之怨我而德彼,亦其狡计之过人也。”


并列 结交距离远的国家,攻打邻近的国家。战国时范睢为秦国制定的一种外交策略。《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也用以泛指待人处世的方法。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其中有的原是文言余孽,借此先来打击当面的白话和翻译的,就是祖传的‘~’的老法术。”△用于交往方面。


解释交:结交,结盟。攻:进攻,攻占。结交远处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本是战国时秦国采用的一种外交策略。后也用来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出处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

范雎本来是魏国人,他随从须贾出使齐国时,受到齐襄王的赏赐,须贾非常生气,以为他把魏国的秘密告诉了齐国。回国后,须贾向魏国的宰相魏齐报告了这事,魏齐将范雎打得半死,扔在厕所里。范雎装死逃出了魏国,化名张禄进入秦国,游说秦昭王。他对秦昭王说:“在对外政策方面,大王不如结交远处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假如这样,那么得到一寸土地您的土地就增加一寸,得到一尺土地您的土地就增加一尺。现在不攻邻近的国家而去攻打远处的国家,恐怕有点不对头啊。”秦昭王在他的建议下攻占邢丘,使魏国主动请求成为秦国的附庸。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秦昭王拜范雎为自己的宰相。

例句

远交近攻是春秋战国时一些诸侯国常用的外交策略。


【词语远交近攻】  成语:远交近攻汉语词典:远交近攻

猜你喜欢

  • 飞箭无全目

    《文选.鲍照〈拟古诗〉之一》“惊雀无全目”李善注引《帝王世纪》:“帝羿有穷氏与吴贺北游,贺使羿射雀。羿曰:‘生之乎?杀之乎?’贺曰:‘射其左目。’羿引弓射之,误中右目,羿抑首而愧,终身不忘。故羿之善射

  • 即时一杯酒

    同“何似一杯酒”。金元好问《九月七日梦中作》诗:“六国印何如负郭二顷田,千载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 遗生刍

    源见“生刍致祭”。馈赠祭品。指祭奠。清顾炎武《冬至寓汾州之阳城里中尉敏泘家祭毕而饮有作》诗:“荒庭依老桧,空谷遗生刍。”

  • 丹桂

    源见“郤诜丹桂”。比喻秀拔的人才。《宋史.窦禹钧传》:“〔窦仪〕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亦指科举功名。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为第等后久方及

  • 国人皆曰可杀

    全国人都说可杀。 表示罪大恶极,引起众怒。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查汪逆(精卫)收集党徒,附敌叛国,订立卖国密约,为虎

  • 严君恋钓

    同“羊裘钓”。唐曹邺《题山居》诗:“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 洛浦神仙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传》引上林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唐代司马贞《索隐》注引:“如淳曰:‘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遂为洛水女神。’”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骃乎芝田,容与

  • 罗含黄菊宅

    《晋书.罗含传》:“累迁散骑常侍、侍中,仍转廷尉、长沙相。年老致仕,加中散大夫,门施行马。初,含在官舍,有一白雀栖集堂宇,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后因以“罗含黄菊宅”称美地方官员

  • 客星

    源见“乘槎”。喻指客人或客居者。唐罗邺《行次》诗:“路傍君子莫相笑,天上由来有客星。”明徐熥《访梅禹金秦淮客舍》诗:“舟过长干问客星,风流不用叹飘零。”《后汉书.严光传》:“〔严光〕少有高名,与光武同

  • 荀粲熨妇

    三国魏荀粲爱妻子的故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荀奉倩与妇与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奉倩:荀粲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