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马门

金马门

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传》汉.褚少孙补:东方朔“据地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汉书.扬雄传下》:“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东汉.应劭注:“金门,金马门也。”

据《史记》记载,汉代朝廷把待诏的宫门称作“金马门”或“金门”。后以“金马门”或“金门”、“金马”指朝廷或咏入仕。

唐.杨师道《中书寓直咏雨简褚起居上官学士》:“玉阶良史笔,金马掞天才。”唐.张九龄《登荆州城楼》:“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唐.孟浩然《田园作》:“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词语金马门】   汉语词典:金马门

猜你喜欢

  • 点睛

    源见“画龙点睛”。指绘画、文章在关键处能点出要旨,传出神彩。清李渔《闲情偶寄.格局》:“犹塑佛者不即开光,画龙者点睛有待。”“点睛”,现在常说成 “画龙点睛”。讲话或写文章,在关键的地方以一两句精辟的

  • 博闻强识

    识:记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魏书.常爽传》:“笃志好学,博闻强识,明习纬候,五经百

  • 盖棺事方定

    《晋书.刘毅传》:“丈夫盖棺事方定。”“盖棺事方定”,是说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只有到生命终了时,才能作出全面正确的结论。后用为最后做出结论的语典,又凝缩为“盖棺论定”的成语形式。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七

  • 卞和玉

    源见“和氏之璧”。指和氏璧。亦泛指美玉。清毛奇龄《观沧海歌读愚山观海集作》:“宣城好我如好璞,鼠魄还题卞和玉。”

  • 笔端花

    源见“梦笔生花”。借指俊逸的文才。宋刘克庄《水调歌头.八月上浣解印别同官席上赋》词:“老去事多忘……笔端花,胸中锦,两消残。”

  • 捋虎

    同“捋虎须”。宋苏轼《次韵张安道读杜诗》:“骑鲸遁沧海,捋虎得绨袍。”【词语捋虎】   汉语大词典:捋虎

  • 一点灵犀

    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灵犀,旧说犀牛为灵兽,角中有白纹,犀牛角中心的髓质象一条白线上下相通,称为通天犀,被古人视为灵异之物,有种种奇特性能,故称‘灵犀’)一点通。”原来比喻

  • 骑牛觅牛

    同“骑驴觅驴”。《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师即造于百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骑牛觅牛。’”连动 比喻认识事物的本质。语出《祖堂集·福州西院大安和尚》卷17:“师即

  • 同日而论

    犹相提并论。《史记.苏秦列传》:“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后汉书.李固传》:“明公踵伯成之高,全不朽之誉,岂与此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同日而论哉!”见“同日而语”。《后汉

  • 行祕书

    《太平广记》卷一九七《虞世南》:“唐太宗常出行,有司请载副书以从。帝曰:‘不须,虞世南此行秘书也。’”唐太宗经常出巡全国视察,侍从请示是不是带上副本书供参考。唐太宗回答说,不须要,虞世南就是一部活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