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问津

问津

津,渡口。问津,原指询问渡口。后用为探求途径或尝试的意思。孔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次看到长沮和桀溺两个人一起耕田,便让子路去打听渡口。长沮问子路,那个坐在车上手里执着马缰绳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又问,就是鲁国的那个孔丘吗?子路答道,正是。长沮便说,他既然被称为圣人,当然知道渡口在哪里,还问什么呢?

【出典】: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例句】: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后遂无问津者。”


“津”,渡口。“问津”原指询问渡口,后指 “询问”、 “打听”,如 “无人问津”即言 “无人过问”、“无人打听”。

问津”此义从何而来呢?

晋代陶渊明曾写过一篇 《桃花源记》,里面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武陵郡一位渔人乘船在河上打鱼,夹岸桃花盛开,景色分外迷人,他让自己的船顺流而下,忽然发现桃林尽头有座山,山有个洞,洞中有光,他便进去了。洞越来越大,走到尽头豁然开朗起来,里面竟然是另一个世界。那里的人因避秦乱而逃到这里,从此与世隔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过着无忧无虑、怡然自乐的生活。他们嘱咐渔人说,这里的事 “不足为外人道也”。

渔人受到了热情的款待,返回时沿路做了标记,以便日后再来寻访。到了武陵郡后,渔人立即将此事报告给了太守,太守让渔人做向导,派人去寻找那个地方,结果标记都不见了,那山洞怎么也找不到了。

那山洞里面的世界,人们说是 “世外桃源”。

后来,有个南阳高士刘子骥听说此事后, “欣然前往”,但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不久,他就病故了,“后遂无问津者”。

此后,“问津”一语便被广泛运用开来。

问津”一语最早见于 《论语·微子》: “使子路问津焉。”但表示 “询问”、“过问”、“打听”等义并被广泛使用,则缘于 《桃花源记》。


【词语问津】   汉语词典:问津

猜你喜欢

  • 难和曲

    源见“曲高和寡”。喻指高雅的作品。唐钱起《美杨侍御清文见示》诗:“谁知绝唱后,更有难和曲……清文不出户,仿像皆在目。”

  • 玩江楼

    宋、元佚名戏文《柳耆卿诗酒玩江楼》,演宋代词人柳永与妓女周月仙的故事。又元.戴善甫杂剧《柳耆卿诗酒翫江楼》,今佚。另外,《清平山堂话本》中有《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也是写柳永与歌妓周月仙故事。“翫江楼

  • 亢位

    源见“亢龙有悔”。《易.乾》卦“上九”的爻辞为“亢龙有悔”,故称爻位为亢位。相传孔子解释“亢龙有悔”时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后因以“亢位”为前朝失位、后代受禅之

  • 东海钓鳌

    源见“钓东海”。比喻济世宏愿。宋刘过《观白鹭洲风涛》诗:“安得长竿入我手,翩然东海钓鳌归。”

  • 麟游

    《淮南子.览冥训》:“昔者黄帝治天下……凤皇翔于庭,麒麟游于郊。”后因以“麟游”为祥兆。明无名氏《四贤记.报命》:“争奈虎狼塞路,有碍麟游。”【词语麟游】   汉语大词典:麟游

  • 矍圃

    同“矍相圃”。清钱谦益《邹孟阳六十序》:“往吴越之间,以文章声气相慕说者,凡十余曹;四十年来,如矍圃之观人,去者已过半矣。”【词语矍圃】   汉语大词典:矍圃

  • 不识东家

    源见“东家丘”。“不识东家丘”的略语。谓不识近邻是圣贤。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荀济人非许、郭,不识东家,虽复莠言自口,未宜荣辱也。”述宾 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

  • 三宿桑下

    《后汉书.襄楷传》:“十余日,复上书曰:‘……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汉桓帝时,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天灾人祸,接连发生。大臣襄楷善知天文阴阳之术,于延熹九年上

  • 土阶茅茨

    见“土阶茅屋”。《新唐书·薛收传》:“峻宇彫墙,殷辛以亡;~,唐尧以昌。”【词语土阶茅茨】  成语:土阶茅茨汉语大词典:土阶茅茨

  • 柔克

    与刚克相对,谓以柔顺见胜。克:胜。《书.洪范》:“沈渐刚克,高明柔克。”《左传.文公五年》:“商书曰:沈渐刚克,高明柔克。”晋代杜预注:“沈渐,犹滞溺也。高明,犹亢爽也。言各当以刚柔胜己本性,乃能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