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防风后至

防风后至

源见“后至之诛”。谓叛逆作为。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觐群后,有苗不服;会诸侯,防风后至。”


【典源】《国语·鲁语下》:“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曰:‘无以吾命。’宾发币于大友,及仲尼,仲尼爵之。既彻俎而宴,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为大?’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客曰:‘防风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汪芒一作“汪罔”。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昔禹会涂山,执玉帛者万国。防风氏后至,禹诛之,其长三丈,其骨头专车。”

【今译】 春秋时吴国攻伐越国,围困并掘坏会稽山,得到大骨头,一节就可以装一车。吴王派使臣去鲁国重修旧好,见到孔子,在饮宴时,吴使拿着吃剩的骨头问孔子:“请问什么骨头最大?”孔子说:“我听说,从前大禹在会稽之山(一作涂山) 大会天下诸侯,汪芒氏之君防风最后至,大禹将他杀了,他的骨节可装一辆车,这算是大的了。”

【释义】 后以此典指讨伐叛臣逆党;或咏异闻奇物及与大禹、越地有关的风物。

【典形】 地埋汪罔、防风后至、防风戮、骨节专车、骨专车、后至之诛、戮防风、汪罔骨、诛后至、专车骨、专车节、防风骨、戮专车骨、后涂山之会、防风膏斧钺。

【示例】

〔地埋汪罔〕 宋·苏轼《濠州七绝·涂山》:“川锁支祁水尚浑,地埋汪罔骨应存。”

〔防风后至〕 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舜觐群后,有苗不服。禹会诸侯,防风后至。”

〔防风戮〕 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祷杌宽之久,防风戮不行。”

〔骨节专车〕 宋·梅尧臣《青龙海上观潮》:“推鳞伐肉走千艘,骨节专车无大及。”

〔骨专车〕 元·耶律楚材《题西庵所藏佛牙》之一:“庸士执方犹未信,防风安得骨专车。”

〔后至之诛〕 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戮防风〕 清·黄鷟来《正阳署中冬日杂感》之六:“楚国有人求卞玉,涂山无事戮防风。”

〔汪罔骨〕 清 · 黄景仁 《涂山禹庙》:“汪罔骨轴专车抛,相柳血漉谷不苞。”

〔诛后至〕 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露布》:“故涂山万国,诛后至者防风; 丹浦一戎,缓前禽者就日。”

〔专车骨〕 唐·李白 《上安州裴长史书》:“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

〔专车节〕 清·吴伟业《廿五日偕穆苑先等游石公山》:“或负藏壑舟,或戮专车骨。”


猜你喜欢

  • 鹑居鷇饮

    《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音kòu)食,鸟行而无彰。”鹑居,如鹑鸟之居于野外而无有定所;鷇食,鷇,待母哺食的幼鸟,鷇食即鷇饮,雏鸟仰母哺食而足,常比喻无心而得以自足。鹑鷇饮,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 镇肉

    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二》:“有饔人以一方石镇肉,视之,若有镌刻,试取石洗濯,乃宋 海陵王墓铭,谢朓撰并书,其字如钟繇,极可爱。”后以“镇肉”借指未被人鉴识的珍宝奇物。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 尝胆眠薪

    同“卧薪尝胆”。清孔尚任《桃花扇.设朝》:“不共天仇,从此后尝胆眠薪休忘。”见“尝胆卧薪”。【词语尝胆眠薪】  成语:尝胆眠薪汉语大词典:尝胆眠薪

  • 薰莸

    《左传.僖公四年》:“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用龟甲占卦叫卜),不吉;筮之(筮,音shì,用蓍草占卜叫筮),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所谓短与长,是指灵验程度,古人重卜

  • 躬逢盛事

    见“躬逢其盛”。【词语躬逢盛事】  成语:躬逢盛事汉语大词典:躬逢盛事

  • 衣锦

    源见“衣绣夜行”。穿锦绣衣裳。谓居高官,地位显赫。《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诏曰:‘闾以悬车之年,方求衣锦,知进忘退,有尘谦德。’”清吴伟业《送杨怀湄擢临安令》诗:“此地何王夸衣锦,锦城人起故乡

  • 革面洗心

    革:改变。改变面目,洗刷心肠。比喻人彻底改悔。语本《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又同书《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见“洗心革面”。宋·苏轼《乞约鬼章讨阿里骨札子》:“阿里骨凶狡反覆,必无~之理

  • 池塘佳梦

    同“池塘草梦”。清查慎行《珍珠帘.早春寄弟》词:“咫尺家山不隔,喜池塘佳梦,来依今夕。”

  • 笔虎

    宋.周越《法书苑》:“李阳冰善小篆,自谓苍颉后身,时谓之笔虎。”(引自宋.曾慥《类说》卷五十八)唐.李阳冰是李白族叔,曾任当涂令,他善写小篆。虎乃百兽之王,称李为“笔虎”,意即誉李阳冰书法精湛,名重一

  • 西河之泣

    《吕氏春秋.长见篇》:“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岸门,止车而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吴起曰:‘窃观公之意,视释天下若释躧>,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抿泣而应之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