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飞蛾赴火

飞蛾赴火

由“如飞蛾之赴火”简缩而成。“赴火”也作“赴焰”、“赴烛”、“扑火”、“投火”、“投焰”等。南朝梁代到溉字茂灌。彭城武原(今江苏邳县西北)人。溉少时孤贫,聪敏好学而有才。性格直爽,为人公正。官至散骑常侍、侍中、国子祭酒。溉之孙名荩,自幼爱好诗文,及年长,诗文超过到溉。深得梁武帝赏识。有一天,梁武帝看了到荩的诗文便与到溉开玩笑说:“你孙子的文章写得这样好,你的文章大概是他代你写的吧!”于是就写了《连珠》诗一首赐与到溉。其内容是:“用砚台磨出墨计来写文章,挥笔疾书文彩飞扬。这就像飞蛾全力扑火一样,忘记了自身的存亡。你已经是年迈之人,何不让你孙子到荩来替你写文章呢?”由于梁武帝的器重,到荩升为丹阳尹丞。这个典故,原指牺牲自己,照亮他人。后多比喻自投罗网或自取灭亡。

【出典】:

梁书》卷40《到溉传》569、570页:“(到荩)尝从高祖幸京口(今江苏镇江),登北顾楼赋诗,荩受诏便就,上览以示溉曰:‘荩定是才子,翻恐卿从来文章假手于荩。’因赐溉《连珠》曰:‘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lìn蔺,过分爱惜)。必耄(mào帽,八九十岁的年纪)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荩。’”

【例句】:

后晋·张昭运等《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宋·黄庭坚《演雅》诗:“蛣蜣转丸贱苏合,飞蛾赴烛甘死祸。” 元·杨显之《潇湘雨》二:“他今日自来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3折:“我已曾着人拿住杨景、焦赞两个,正是飞蛾投火,不怕他不死在手里。” 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27回:“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明·汪廷讷《狮吼记·住锡》:“只因迷宿本,似飞蛾投焰,自取焚身。”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乔彦杰一笑破家》:“飞蛾扑火身须丧,蝙蝠投竿命必倾。” 清·陶贞怀《天雨花》22回:“偏偏今日来追上,飞蛾投火自烧身。”


主谓 现喻自取灭亡。语本《梁书·到溉传》:“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张洁《串行儿》:“真像~那样急不可待地自取灭亡。”△多用于灭亡方面。→以卵击石 自投罗网 自取灭亡。也作“飞蛾赴焰”、“飞蛾赴烛”、“飞蛾扑火”、“飞蛾投火”、“飞蛾投焰”、“飞蛾投烛”、“夕蛾赴灯”、“夜蛾赴火”。


【词语飞蛾赴火】  成语:飞蛾赴火汉语词典:飞蛾赴火

猜你喜欢

  • 弹琴

    源见“鸣琴化治”。喻指地方官治理政事。明高启《送吴县令迁松陵》诗:“山县弹琴罢,江城露冕初。”

  • 鼎邑

    《左传.桓公二年》:“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后因以“鼎邑”指洛阳。唐杨炯《途中》诗:“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词语鼎邑】   汉语大词典:鼎邑

  • 邹书

    源见“梁狱上书”。指邹阳上书。比喻上书鸣冤。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诗:“贾赋愁单阏,邹书怯大梁。”【词语邹书】   汉语大词典:邹书

  • 不吐不茹

    《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后以“不吐不茹”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旧唐书.李大亮传论》:“及高祖临朝,谏舞胡鸣玉,怀

  • 褚胤棋

    《宋书》卷五十四《羊玄保传》附《褚胤传》:“吴郡褚胤,年七岁,入高品。及长,冠绝当时。胤父荣期与藏质同逆,胤应从诛,何尚之请曰:‘胤奕棋之妙,超古冠今。……特乞与其微命,使异术不绝。’不许。时人痛惜之

  • 稷契

    《尚书.虞书.舜典》:“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唯时懋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稷是帝舜的大臣,契是舜的司徒,二人都是有德之臣,后遂用为咏贤臣之典。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

  • 倚玉蒹葭

    源见“蒹葭玉树”。喻高攀他人的人。常用为谦词。明汤显祖《牡丹亭.幽媾》:“恨单条不惹的双魂化,做个画屏中倚玉蒹葭。”【词语倚玉蒹葭】  成语:倚玉蒹葭

  • 鸡黍

    源见“范张鸡黍”。借指好友相约。唐秦系《早秋宿崔业居处》诗:“鸡黍今相会,云山昔共游。”唐王起《和李校书雨中自秘省见访》:“诘朝始趋凤阙去,此日遂愁鸡黍违。”【词语鸡黍】   汉语大词典:鸡黍

  • 待兔

    源见“守株待兔”。用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唐欧阳詹《送王式东游序》:“予怀待兔之固,犹伺北阙寝书之报;公范见变豹之理,将东游诸侯之国。”宋范仲淹《临川羡鱼赋》:“亦犹射雉之子,即

  • 原宪家贫

    同“原宪贫”。清袁枚《除夕宫保许赐食物而日昳不至戏呈一律》:“原宪家贫人事少,彭宣年老后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