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饕餮之徒

饕餮之徒

饕餮(tāo,tiè),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饕餮之徒,比喻贪于饮食或贪婪凶恶的人。公元前609年,莒纪公的太子仆杀莒纪公并带着莒国国宝投奔鲁国。鲁宣公命令给他采邑而执政大夫季文子不但不执行,反而将其逐出国境。鲁宣公问其原因,他说,莒太子仆弑其君父,是不孝;偷窃宝玉,是不讲忠信。不能用他来教育鲁国百姓,所以才把他赶走。季文子又说,缙云氏有一个不才之子,喜欢吃喝,贪求财货,任性奢侈,不能满足,聚财积谷,没有限度,不分给孤儿寡妇,不周济穷人,人们称之为饕餮。后来被舜流放到荒远地区,让他抵御妖怪。

【出典】:

左传·文公十八年》:“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

【例句】: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贪昧饕餮之人残贼天下,万人搔动。”


偏正 饕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比喻凶恶贪婪的人。《全唐文》卷834:“出狡妄之辈,~,闻我大国万旅之屯,六军雷动,如此昏迷之党,不俟赫斯之怒,经略之谋。”△贬义。多用于指坏人。


【词语饕餮之徒】  成语:饕餮之徒汉语词典:饕餮之徒

猜你喜欢

  • 人皆可以为尧舜

    原为孟子劝人为善之语,今则泛指由于社会进步,人们思想发生很大变化,不论什么人,都可达到很高境界。一个名叫曹交的人问孟子,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有这种事吗?孟子回答道,是的。曹交接着问,我听说文王身高十

  • 獬豸冠

    《淮南子.主术训》:“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国效之。”高诱注:“獬豸之冠,如今御史冠。”汉蔡邕《独断》:“法冠,楚冠也……秦制执法服之。今御史廷尉监平服之,谓之獬豸冠。”《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

  • 居多暇日

    居:闲居。 平时在家有很多空闲时间。语出晋.张华《励志》:“田盘于游,居多暇日。”南朝.梁.萧统《文选序》:“予监抚余闲,居多暇日。”唐.李远《灵棋经序》:“后予福州从事,居多暇日。凡集数十本,参而

  • 高会继龙山

    源见“龙山会”。指重九登高雅集欢宴。宋曹冠《蓦山溪.九日》词:“传杯兴逸,高会继龙山,簪嫩菊,插红萸,相对年年好。”

  • 木猴而冠

    源见“沐猴而冠”。比喻有名无实,不能成事。明沈采《千金记.会宴》:“项王乃木猴而冠,不足谋天下矣。”见“沐猴而冠”。明·沈采《千金记·会宴》:“项王乃是~,不足谋天下矣。”【词语木猴而冠】  成语:木

  • 官烛未然

    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巴祇为扬州刺史,与客坐暗中,不然官烛。”(引自《初学记》卷二五)“然”义同“燃”。东汉扬州刺史为政清廉节俭,夜间接待客人都不点燃公家的蜡烛。后以此典称颂清廉奉公的官员。唐.李

  • 灵运屐

    源见“谢公屐”。登山用的有齿的木屐。宋陈与义《寄题商洛宰令狐励》诗:“便携灵运屐,不待德璋移。”【词语灵运屐】   汉语大词典:灵运屐

  • 大不韪

    源见“犯天下之不韪”。公认的不是或过错。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哀帝一》:“人之能为大不韪者,非其能无有所惧也,唯其能无所耻也。”【词语大不韪】   汉语大词典:大不韪

  • 一诺重

    源见“一诺千金”。谓重然诺,守信用。唐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将期一诺重,歘使寸心倾。”

  • 韦编三绝

    韦:熟牛(或其他兽)皮条。编:编成竹简册籍。 三绝:多次磨断。 此典指孔子阅读《易经》次数太多,使联串竹简册籍之皮条多次磨断。后以此典形容读书勤奋,精研细读。 孔子晚年喜好阅读《易经》,并为《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