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饥止一箪食

饥止一箪食

同“饥食一箪”。唐白居易《寄张十八》诗:“饥止一箪食,渴止一壶浆。”


猜你喜欢

  • 潘郎鬓丝

    同“潘安白发”。清金农《寄盛上舍》诗之二:“里中词客惟汝,苦调潘郎鬓丝。”【词语潘郎鬓丝】   汉语大词典:潘郎鬓丝

  • 日记

    汉刘向《新序.杂事一》:“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后以“日记”称每天记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所做的事的记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黄鲁直有日记,谓之《家乘》,至宜州犹不辍书。”【词语日记】   

  • 惠皇昏

    《晋书.惠帝纪》:“帝又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有蒙蔽皆此类也。”晋惠帝司马衷昏庸无能

  • 贰室

    《孟子.万章下》:“舜尚见帝(帝尧),帝馆甥(尧以女妻舜,故称之为甥)于贰室。”贰室,即贰宫,指离宫、副宫。后因以“贰室”借指女婿在女家的居室。明 张来仪《敕赐滁阳王庙碑》:“惟我皇上,奋布衣,提一剑

  • 野人奏曝

    源见“献曝”。喻指微薄的贡献。章炳麟《记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人情葆爱其所躬行,而欲施之邻里,野人奏曝,自古而有之。”主谓 野人,古代对没有爵位的人的称呼,一般指农民;曝,晒。农夫要把晒太阳的好处奏

  • 以杀去杀,以刑去刑

    执行死刑,是为了以后没人触犯死刑;实施刑罚,是为了以后不用刑罚。 表示刑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犯罪。语出《商君书.画策》:“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也引作〔以刑止刑,以杀止杀〕。唐.

  • 锦囊负矢

    源见“锦囊三矢”。指用兵作战,安邦卫国。清王士禛《送陶季之潞州》诗:“锦囊负矢盛意气,歌声慷慨留三垂。”【词语锦囊负矢】   汉语大词典:锦囊负矢

  • 回日三舍

    同“回天倒日”。晋郭璞《游仙诗》之四:“愧无鲁阳德,回日向三舍。”

  • 营首

    亦作“营头”。指流星白昼陨落的一种天文现象。旧时迷信的说法,“营首”出现是兵乱之兆。《晋书.天文志》:“大安二年十一月辛巳,有星昼陨,中天北下,光变白,有声如雷,案占名曰营首。营首所在,下有大兵流血。

  • 鹤唳

    同“鹤唳风声”。宋叶適《高宗皇帝挽词》之二:“鹤唳空虚警,云生仗自移。”【词语鹤唳】   汉语大词典:鹤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