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香象渡河

香象渡河

《优婆塞戒经》卷一:“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据《维摩经》注释说:“香象,青香象也,身出香风。”)。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又据宋释道原所著《景德传灯录》说,同在佛所闻说一味之法,然所证有浅深。譬如兔马象三兽渡河,兔渡则浮,马渡及半,象彻底截流。

“香象渡河”原是佛教用语,用以比喻悟道精深。后借以比喻美好的诗文写得精辟透彻。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二七:“李杜(指李白、杜甫)数公,如金鳷擘海(《诗人玉屑》“鳷作“翅”,擘,音bó,分开。金鳷擘海比喻笔力雄健),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指孟郊、贾岛),直虫(《诗人玉屑》引作蛩)吟草间耳。”


主谓 佛教用语。比喻悟道深刻。语本《优婆塞戒经》卷1:“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也用以形容诗文精辟深透。清·袁枚《随园诗话》卷8:“严沧浪借禅喻诗,所谓羚羊挂角,~,有神韵可味,无迹象可寻。”△多用于佛教方面。→金翅擘海。也作“渡河香象”、“香象绝流”。


【词语香象渡河】  成语:香象渡河汉语词典:香象渡河

猜你喜欢

  • 五侯鲭

    旧题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欢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鲭,同?,是鱼和肉合烹的美食),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汉成帝时,同日封母舅王谭、

  • 仙令舄

    同“仙令双凫”。明张居正《送陈见吾考绩南还因寄亲友》诗之一:“候吏重瞻仙令舄,路人争羡马卿车。”

  • 蜩鸠

    同“蜩鷽”。宋陈师道《再酬智叔见赠》诗:“琼玖每蒙先木李,蜩鸠方共笑飞鲲。”

  • 颠倒衣裳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汉.郑玄笺:“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东方未明》原诗序说:“《东方未明》,刺无节也。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

  • 忠泉出井

    《后汉书.耿恭传》载:东汉时,耿恭镇西域,驻守疏勒城,被围城的匈奴切断了水源。城内掘井十五丈仍不得水,耿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拜井,果然水泉涌出。

  • 问津

    津,渡口。问津,原指询问渡口。后用为探求途径或尝试的意思。孔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次看到长沮和桀溺两个人一起耕田,便让子路去打听渡口。长沮问子路,那个坐在车上手里执着马缰绳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又

  • 魂魄思沛

    《汉书.高帝纪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之后吾魂魄犹思沛。……”刘邦自起义后,转战南北,历尽艰险,击败项羽,夺得天下。虽尊宠为帝王,仍思恋故土。后因以咏思念故乡的典故。清.孙原

  • 请骸骨

    同“乞骸骨”。《汉书.陈平传》:“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大王所赐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见“乞骸骨”。【词语请骸骨】  成语:请骸骨汉语大词典:请骸骨

  • 河阳鬓丝

    同“河阳衰鬓”。王葆桢《自杭归台取道海门有友征歌劝饮六潭老人同坐作此赠凤仙桂花韵仙红玉诸校书》诗之三:“欢场如梦梦如痴,镜里河阳鬓已丝。”

  • 太岁头上动土

    汉.王充《论衡.难岁》引《移徙法》:“徙抵太岁(注: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星名,与木星相应,又称岁阴或太阴)凶。”旧时方士以太岁所在的方位为凶方,有忌兴土木建筑或迁徙房屋等迷信说法。否则,就会遭到灾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