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马齿徒增

马齿徒增

原谓马的年岁加长,后泛作自谦年齿增长之意。公元前658年,晋献公想攻伐虢国,大臣荀息劝他以宝马、美玉贿赂虞君借道伐虢。晋献公怕虞君收了贿赂而不肯借道。荀息认为,虞是小国,必不敢如此。如果接受礼物而允许晋国借道伐虢,就好象把财物从内库取出而放于外库一样,十分安全。晋侯依计而行,虞君果然受礼并同意借道。虽有宫之奇出来谏阻,他也不听。终于在晋灭虢之后五年又一举灭掉了虞国。这时,荀息牵着马,拿着美玉对晋献公说:“美玉还是老样子,只是马的牙齿又多长了几个。”

【出典】:

《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年》:“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例句】:

清·王韬《淞隐漫录·阿怜阿爱》:(女泣谓生曰)自妾识君,已四五年矣。蛾眉易老,马齿徒增,尚未能择人而事,自拔于火坑。”


主谓 徒,白白地。马的牙齿白白地增加。马齿随年龄的增长而添换。比喻人的岁数不断增长而事业却无所成就。《谷梁传·僖公二年》记载,春秋时晋国用美璧、骏马贿赂虞国国君,借路出兵灭掉虢国,然后回师又灭掉虞国,并取回璧和马。晋大夫荀息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柳亚子《赠少屏》:“鹏飞未遂冲霄志,~歧路悲。”△贬义。多用作自谦之词,慨叹岁月易逝而却无所长进。→时光虚掷 碌碌无为 抚髀长叹 ↔与日俱进 宝刀不老。 也作“马齿加长”、“马齿徒长”。


【词语马齿徒增】  成语:马齿徒增汉语词典:马齿徒增

猜你喜欢

  •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言:言语。失:过失,差错。宰予:孔子弟子,能言善辩,但行为不检。 只根据言辞来判断人的好坏,遇到宰予这样的人,就判断错了。 表示看人不能仅看他的言辞。语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

  • 宝鸡鸣

    同“宝鸡之瑞”。晋潘岳《西征赋》:“宝鸡前鸣,甘泉后涌。”

  • 八仙飘海,各显神通

    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你们要~,要在几年内,使稻谷产量,达到亩亩千斤的指标。”

  • 买山

    《世说新语.排调》:“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晋人支道林向深公提出买山隐遁,深公感到这笔买卖无法做,故提出质疑。后因称退隐为“买山”。唐.刘禹锡《海阳湖别浩初师》诗

  • 象罔索珠

    《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垢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传说黄帝出游遗失了玄珠,派了好几个人去找都未找回,于

  • 良弓无改

    源见“克绍箕裘”。谓继承父祖的优良传统和事业。唐刘知幾《史通.书事》:“其有开国承家,世禄不坠,积仁累德,良弓无改……略书于传可也。”主谓 擅制弓箭的弓匠的儿子,不会改事他业。比喻后代继承先辈的事业和

  • 富春渔钓

    源见“羊裘钓”。指严光在富春江垂钓。泛指隐居生活。金元好问《耀卿西山归隐》诗之三:“冠剑云台大县侯,富春渔钓一羊裘。”

  • 金碗玉鱼

    源见“金碗”、“玉鱼”。指殉葬品,先朝遗物。清杨绳武《孝陵》诗:“金碗玉鱼无恙在,不须清泪滴铜仙。”【典源】 《太平御览》 卷八十八引《汉武故事》曰:“邺县又有一人,于市货玉杯,吏疑其御物,欲捕之,因

  • 睹貌献餐

    《文选.潘岳〈西征赋〉》:“长傲客于柏谷,妻睹貌而献餐。”李善注引《汉武帝故事》:“帝即位,为微行(便装出行)尝至柏谷,夜投亭长宿,亭长不纳,乃宿逆旅(客店)。逆旅翁要(通‘邀’)少年十余人,皆持弓矢

  • 不遗余力

    指做事已经拿出全部力量。公元前260年,秦赵主力会战于长平,赵国失败,主将赵括战死,赵军四十余万人被秦军全部坑杀。在这次战争中,秦军也打得精疲力尽,再也没有余力攻打赵国。这样,秦国便以战胜之余威,遣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