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高门纳驷

高门纳驷

源见“于公高门”。谓门第显赫。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既而幽垄埋魂,终降槐庭之赠;高门纳驷,式居第社之封。”


【典源】 《汉书·于定国传》:“始(于) 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到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今译】 汉代于定国的父亲于公为县狱吏、郡决曹,治狱公正,平反冤屈,郡中曾为立生祠。他住的闾巷大门坏了,同闾的人商议修复,于公说:“将闾门修得高大一些,让大官坐的四匹马拉的高盖车也能通过。我治狱从未有冤案,积下了阴德,后世子孙一定有发达的。”果然于定国位至廷尉丞相,于永位至御史大夫。

【释义】 后以此典称人有德行,后代发达显贵; 或反用其意,指身境困厄,住居狭陋。

【典形】 大我门、高盖之荣、高闾、高门、高门纳驷、高门庆、门容驷、容高盖、容驷、容驷马、驷马高门、廷尉门高、于公阴德、于门、于门高大、门低不容驷、高门大车、门小愧车马、高门驷马、门大容千驷、驷马高盖、车马高门、于家决狱、于公门户、驷马门、志容驷。

【示例】

〔大我门〕 清·归庄《知家兄尔复生子志喜》:“莫但传先泽,方期大我门。”

〔高盖之荣〕 唐·骆宾王《上廉察使启》:“虽噬指思归,空轸倚闾之望; 而啮臂求仕,非图高盖之荣。”

〔高闾〕 宋·陆游《幽居》:“蔽床欣卜宅,容驷笑高闾。”

〔高门纳驷〕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既而幽垄埋魂,终降槐庭之赠; 高门纳驷,式居茅社之封。”

〔高门庆〕 唐·刘禹锡《苏州白舍人寄新诗》:“于公必有高门庆,谢守何烦晓镜悲。”

〔门容驷〕明·袁宏道《为耿华平题先公册》:“家贫自许门容驷,国瑞方知种有麟。”

〔容高盖〕 宋·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容驷〕宋·苏轼《闭户》:“巷僻断非容驷路,肠枯那有蹴蔬羊。”

〔驷马高门〕 金·元好问《与宗秀才》:“驷马高门看他日,始知种德有根株。”

〔廷尉门高〕 清·钱谦益《于广文挽诗》:“廷尉门高犹驷马,广文官冷自寒毡。”

〔于公阴德〕元。揭傒斯《送郑司狱归衢州》:“尽说于公有阴德,掉头相别大江濆。”

〔于门〕 宋·朱淑真《题王氏必兴轩》:“未必芝兰遍谢砌,好看车马集于门。”

〔于门高大〕 元·蒲道源《人月圆·赵君锡再得雄》:“灵椿未老,丹桂先芳。他年须记,于门高大,车马煌煌。”


猜你喜欢

  • 迁乔木

    同“迁乔”。唐孔绍安《赠蔡君》诗:“畴昔同幽谷,伊尔迁乔木。”

  • 烽候悦妇人

    源见“褒女惑周”。谓君主荒淫无道,女宠祸国。烽候,烽火台。唐 周昙《咏史.周幽王》:“狼烟篝火为边尘,烽候那宜悦妇人!”

  • 孝经在手

    《南史.庾域传》附《庾子舆传》:“子舆字孝卿,幼而歧嶷。五岁读《孝经》,手不释卷。或曰:‘此书文句不多,何用自苦?’答曰:‘孝,德之本,何谓不多。’”南朝梁.庾子舆字孝卿,幼而好学,五岁时读《孝经》入

  • 祖龙

    祖:开始。龙:皇帝之象征。 此典暗指秦始皇。后以此典借指秦始皇;或形容秦始皇即将死亡。始皇帝三十六年(前211年),秋天,有使者从关东(今陕西潼关以东)夜间路过华阴平舒(今陕西华阴县西北渭水边上)道路

  • 兵贵先声

    《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后因以“兵贵先声”谓用兵贵在先以自己的声威慑服敌人。唐卢藏用《陈子昂别传》:“况兵贵先声。今发半天下之兵属王,安危成败,在百日之内,何可轻以为寻

  • 长卿病消渴

    同“相如病渴”。南朝 陈张正见《置酒高殿上》诗:“长卿病消渴,壁立还成都。”

  • 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约束。一说,俭约。鲜( ㄒㄧㄢˇ xiǎn ):少。 因能自我约束而犯过失的事极少。一说,因能力行俭约而犯过失的事极少。语出《论语.里仁》:“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后汉书.虞延传》:“延谏

  • 山河襟带

    指山河形势险固,犹如人所穿衣服的襟带。唐代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诗:“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主谓 襟,衣襟。山川屏障环绕,如襟似带。形容地势险要。唐·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

  • 吹箫公子

    同“吹箫伍相”。张光厚《无俗念.重九后一日》词:“乞食王孙,吹箫公子,也受穷途厄。”

  • 月地云阶

    形容月下云间的天际夜空。唐代韦瓘《周秦行纪》:“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唐代杜牧《七夕》诗:“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并列 以月为地,以云做台阶。①